刘邦登基后曾庄重的立誓,但他去世后不到十年,白马之盟就变成了摆设,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195年,刘邦当着所有群臣的面,杀白马,立盟誓。誓言主要有两条,其一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其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此即为白马之盟。其实在立此盟誓之前,刘邦已经将对其有危害的异姓王一一贬杀,同姓王也分封到位,此举多少有点多余之嫌,事实上真的如此么?
刘邦崛起于乱世,于众多豪强英雄间成就一番帝业,建立汉朝后,对于当初出于现实需求所分封的一批异姓王,刘邦开始产生了担忧之心,害怕他们谋反,危及自己辛苦建立的江山,于是开始想方设法的剪除异姓王的潜在威胁。
异姓王被刘邦消灭后,边疆地区出现权力真空,鉴于此刘邦开始分封同姓为王,对整个汉朝采取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治理模式,做完这一切刘邦还不放心,他拉着群臣立下了文章开头出现的那一幕——白马之盟。刘邦在担心什么呢?
原来在清除异姓王的同时有一股力量隐然坐大,那就是刘邦的妻子吕后一方,当初不方便出手之时,刘邦都借由吕后之手来行事,比如除掉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和梁王彭越,现如今异姓王消灭了,吕后一方势力却形成了,对此刘邦深感不安,但又没有借口来除掉吕后一方,是以只能通过白马之盟号召约束群臣来巩固自己辛苦建立的天下。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刘邦去世后,吕后开始独掌大权。刚开始吕后对于刘邦所立的白马之盟还不敢逾越,后来随着权力的越来越集中,吕后开始有了异样的想法,她先追封自己的两个哥哥,大哥吕侯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来试探群臣,右丞相王陵反对,可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慑于吕后势大却表示赞同,结果在刘邦去世不到十年的时间,白马之盟形同虚设。公元前187年,吕后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整个朝堂成了吕氏的天下。
不过吕后终究没有迈出最后一步,在她去世后,那些忠于刘邦的群臣联合刘姓诸王共同发难,外戚吕氏被诛杀,祸乱平定后,刘邦的第四子刘恒登基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在巩固皇位,取得绝对的控制权后,又将刘邦当初所立的白马之盟提了出来,他号召群臣遵从这个祖训,并身体力行的推行强化,结果终汉之世除了末世皇权衰微之外,非刘氏不王这个祖训都被严格遵守。刘邦死后成为摆设的白马之盟经过汉文帝的强化最终成为了汉朝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