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绿釉陶鸡,泥质红陶,鸡冠高起,脖向前伸,胸部挺起,两翅膀附贴身上,尾巴上翘,两腿稍向外开支撑身体,周身羽毛光滑施绿釉。下面是有东汉绿釉陶鸡图片,欢迎参阅。
东汉绿釉陶鸡图片1
东汉绿釉陶鸡图片2
东汉绿釉陶鸡图片3
从夏商周至汉代由陶器过渡到原始青瓷器阶段的产物。原始青瓷与汉代绿釉陶器虽是传承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因为瓷与陶是两个不同概念。
目前学术界认为,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商城遗址、安阳殷墟、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江西清江吴城遗址中出土的尊、罍、钵、罐和豆等类型,从实物看,胎质虽以瓷土或高岭土做原料,但原料处理欠精,在1000度左右温度下烧结成形,质地坚硬,叩之有金石之声,吸水率小,其物理性能虽已接近瓷器,但还没有完全达到瓷器的成熟阶段,属于瓷器发展的原始青瓷阶段。汉代绿釉陶器,陶质以陶土做原料,在摄氏700度左右下烧结成形,由于烧成温度低,胎体疏松,吸水率高,叩之声音发闷,不具备瓷质标准,仍属低温铅釉陶。
汉代低温铅釉陶器的出现,大约在西汉宣帝以后。到东汉时期铅釉陶流行地区十分广阔,西至甘肃,东到山东,南抵湖南、江西等地。常见的器物有鼎、盒、壶、仓、灶、井、博山炉、灯、及家畜圈舍,还有陶磨、作坊及建筑模型等,成为汉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陶器品种。此类陶器多属于墓主人生前所使用的生活器皿,专门为随葬而烧制的明器。
在制作工艺上,原始瓷制坯,通常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辅助手工整形,器形不规整,胎体厚薄不匀,常见的纹饰有方格纹、篮纹、叶脉纹、锯齿纹、弦纹、席纹、圆圈纹以及绳纹,与同期印纹硬陶的装饰风格极为类似。东汉低温釉陶的制作,除模制外多采用轮制,器形精美,厚薄均匀。腹部装饰,有弦纹、印纹、模印浮雕,多为青龙、白虎、朱雀或云气纹,画面生动活泼,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
在釉色方面,原始青瓷所涂的釉子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制而成的,含铁元素较多,胎釉配料不很准确,控制火候还不够成熟,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陶胎多为灰白色、器物内外施有薄釉,釉色以青绿和黄绿色釉为主,少量灰褐色和淡黄色,
西汉以后,绿釉中以氧化铅为助熔剂,氧化铁、氧化铜为呈色剂,其含量比例多少决定釉的呈色,如氧化铁含量在3~5﹪釉呈褐色或褐黄色,氧化铁含量在5~8﹪釉则呈黑色。铜的呈色功能很强,釉中氧化铜含量只要达到0.5﹪,经氧化焰(供氧充足烧结)烧成成的釉则呈绿色,经还原焰(供氧不充足烧结)烧成的釉则呈红色、白釉、青釉、青花等瓷器。由于汉绿釉陶器中所含氧化铜高达25﹪,又经氧化焰烧成,绿釉显得更为亮翠。从釉面上区别:原始青瓷开鱼籽片附着力较强;汉代绿釉不开片,易脱落。从敲击的声音中区别也很明显,原始青瓷声音清脆,汉代绿釉陶声音发闷。由于这种釉陶,胎体是陶,釉是以铜和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的釉,在600~700度的低温下烧结成品,所以也称之为低温铅釉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