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拉贝(John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
由其本人所著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人物经历
1882年11月23日,约翰·拉贝出生在德国汉堡。父亲是船长。
1896年,父亲病逝。初中毕业后,拉贝不得不中断学业,在一家出口商行当伙计,后前往非洲东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的一家英国公司工作数年。
1908年8月2日,约翰·拉贝从德国汉堡启程,8月18日到达北京,未婚妻道拉(多拉·拉贝)也随后来到北京,他们在北京结为伉俪。
1910年10月,约翰·拉贝在北京结婚。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他收集了大量有关北京的照片和绘画,并附以对近代北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详细记录。
1911年,约翰·拉贝应聘到位于北京东城苏子胡同的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做会计兼文书。先后在北京、天津分公司工作,期间曾短暂回国。
1931年11月,约翰·拉贝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开始书写《拉贝日记》。
1934年,约翰·拉贝主动在南京他的住处附近建造了一所德国学校。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袭击南京时,约翰·拉贝在南京的住所(同时也是办公地)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作为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保护了600多位难民。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拉贝和其他国际友人一同,协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区内,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
1938年的新年,难民收容所的难民们在约翰·拉贝宅邸的院子里排队向拉贝三鞠躬,献给他一块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的大红绸布。同年2月拉贝离开南京,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拉贝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国民政府授予拉贝三色彩玉勋章,编号98。
1938年2月,西门子总部迫于压力召回了拉贝。4月15日,约翰·拉贝回到德国,连续举行报告会。6月8日,写信给希特勒,提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告,但报告当时没有公开(一般认为,由于德日为盟国,故德国当局禁止他发表在南京的所见所闻)。
之后,他甚至一度被盖世太保逮捕,同时带走了6本日记和约翰·马吉拍摄的影片胶卷。战争期间,约翰·拉贝工作是照料西门子公司出差在国外的职员。先是负责照料在阿富汗喀布尔的西门子公司职员,后来负责照料关押在印度拘留营里的西门子公司职工,代这些职工保持与总公司的联系。
战后从1945年起,由于约翰·拉贝的纳粹党员身份,直至1946年被甄别为非纳粹分子之前,不再是西门子公司的职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
1946年6月,在证实没有犯错之后被同盟国去纳粹化和释放,但拉贝只能在西门子公司担任办事员和译员,生活拮据,拉贝一家住在西门子城一间小房子里。
1948年,拉贝生活艰难到了仅能给孩子煮菜汤、大人啃干面包、全家一度濒临饿毙的地步。消息传来,不几日,南京市民募捐1亿元,经国民政府批准按市价2000美元转汇至德国援助拉贝。
1950年1月5日中午,拉贝在柏林的公司突然中风,晚上去世。日记资料由他的孙子保存。亲人将他安葬在柏林西郊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墓地。后墓碑存放在柏林外孙女的车库里,中国驻德国大使请求将这块墓碑赠送给南京。
1997年,约翰·拉贝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
成就贡献
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约翰·拉贝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不顾危险、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施暴。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
约翰·拉贝所著“南京卷”《拉贝日记》是二战时期日本的同盟国——德国的公民所做的第三方视角记述,是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