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人物 > 春秋霸主齐桓公都有哪些性格缺点?

春秋霸主齐桓公都有哪些性格缺点?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
0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是齐桓公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江山,这并非是他人的肆意干涉。论执政能力,齐桓公可以算作一位雄主,不过,虽然齐桓公有称霸天下的资本,但其本人却缺乏英主的气质。他只有依靠管仲,齐国的霸业才可图存。

齐桓公能取得霸主的头衔,并不是因为齐桓公本人很能干,而是由于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反观齐桓公的一生,除了在继位前不计前嫌重用贤臣外,更无其它方面的建树。以齐桓公后期的表现,他实在难以称得上名君,他的个人素养令人不敢恭维。

齐桓公身上两个致命性的弱点,促使了齐国迅速衰败。据史书记载,齐桓公好打猎,而且一去就是好几天,他常常因为打猎而怠于政务。因为这个缘故,管仲和鲍叔牙也不断劝谏,不过,齐桓公虽然听从了管仲的意见,但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改变,就算到了晚年,也是如此。

好打猎虽然不算什么,但怠于政务就是致命性的问题了,君主怠政,这是国家衰败的征兆。管仲在世时,齐国尚可安稳,但随着管仲去世,这个问题就突现出来了,由于桓公长期怠政,这就造成了齐国奸佞篡政乱国。齐桓公后期重用奸臣易牙、开方,最终造成了齐国吏治腐败,随着这些人愈发的放纵,齐桓公悲剧性的结局也就无法避免了。

除了好猎,齐桓公本人还好酒好色,桓公贪图享乐,就算是他自己的表亲,齐桓公也没有放过。桓公这种荒唐的举动,使得齐国朝政混乱不已。和隋炀帝杨广相似,桓公也是一位消极的君主,在国力一天一天衰败的时候,齐桓公竟然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专心于享乐。君主安于现状,国家焉能不败。

有人说,是齐桓公放纵诸子之争才导致齐国失去了霸主地位,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诸子之争是齐国乱政乱国的开端,而非齐国失去霸主地位的根本原因。如果齐桓公之后但凡有一君贤明,齐国依然可以恢复霸主的地位。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结果,是齐国内部本身的腐朽,并非是直接性内乱导致的。齐桓公个人的荒淫行为,导致了齐国迅速衰败,故而,应当说是齐桓公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江山。

齐桓公之后,齐国出现了长达三十年的内乱,这皆是因为齐国继承人问题上的不明确而导致的。齐桓公瞩意的公子昭并非是明君雄主的人选,相反,他却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这样一个国君,再加上佞臣乱政,齐国焉能不衰。齐桓公放纵奸臣乱国,又对五子之争视而不见,这是齐国衰败的直接原因。至于后来的五子乱政,这也皆是因为齐桓公的放纵而导致的,齐国最终一落千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春秋霸主齐桓公都有哪些性格缺点?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