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人物 > 陈群检举郭嘉

陈群检举郭嘉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郭嘉这个人,在三国时期是一个话题人物,对于郭嘉的评价,在今天一般都是两个极端,一方认为郭嘉是天纵之才,有经天纬地之能,更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法,这种说法有点夸大其词了,郭嘉死的时候都38了,还没有什么成就,如果真谈到英年早逝,恐怕周瑜才是真的名符其实。

另一种说法是郭嘉什么本事都没有,就一个什么《十胜十败论》,还有就是遗计定辽东。根本没啥本事,都是一些没营养的废话,曹操之所以能赢下官渡之战和平定辽东,主要还是荀彧的功劳。其实这种说法也有失偏颇,就算《十胜十败论》没啥实际效果,但是他也辅助荀彧说服了曹操坚定信心不撤兵,同时,遗计定辽东确实是一个妙招,非常精彩,与诸葛亮七擒孟获有着差不多的功效。

其实郭嘉不如二荀,不如诸葛亮,这是有理有据的,这里不再详解,但是说郭嘉一无是处,那也是无稽之谈,郭嘉之所以名气这么旺盛,那自然是有道理。

陈群多次检举郭嘉

且不说郭嘉本事如何,单说郭嘉的品行,那真的是名声不太好,但是这里说的"品行",到底是什么事情,其实也没什么记载,我只能给大家推断一番。

郭嘉生活不检点,这件事情主要来自一个人的说辞,这个人正是曹操身边的重臣陈群。陈群出身名门,在曹魏地位很重,他创立了创立九品中正制,制定《魏律》,做这样事情的人,想来一定是字字千钧,绝对不会凭空诬赖郭嘉。

正是陈群以"廷诉"的方式检举了郭嘉,指出郭嘉不检点。陈群这样在正是场合向曹操检举郭嘉不检点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多次这样检举郭嘉。郭嘉听了陈群的话,也不生气,该咋办还咋办,曹操呢,对陈群认真的态度非常赞赏,但是也没有怪郭嘉的意思。

“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曹操为啥不生气呢?因为曹操自己的行为也不检点,曹操不生气,说明郭嘉所谓的"不检点"可能还没曹操"不检点"呢,也就是说,郭嘉的"不检点",在曹操眼里根本都不算个事儿。

那么,陈群说郭嘉不检点,郭嘉到底干过哪些不检点的事情呢?其实关于郭嘉生活作风不检点这件事儿,也没啥真凭实据,唯一的证据就是陈群老举报他,以陈群的为人,不可能诬陷郭嘉,从这里推断出,郭嘉确实不检点。

欺压百姓

如果说郭嘉不检点,而且陈群当众多次举报,那么从这件事情来看,陈群为人正直,他的话是可信的,当时陈群负责当地百姓生活,他在正式场合举报郭嘉,那肯定是重要的事情,由此来看,肯定不是陈群哪天看到了郭嘉和哪位女士不检点,一定是郭嘉有伤国体,例如,欺压百姓。

但是这样的事情概率太低了,如果郭嘉真是个欺压百姓的恶霸,曹操不会容他,更不会对郭嘉更加看重,“太祖愈益重之”。是什么样的不检点,让曹操不仅不恼怒,反而更加看重他呢?

不拘小节

既让陈群生气看不惯,又让曹操觉得好笑,同时肯定了陈群举报的做法,说明这件事情,陈群很看重,但是曹操不以为然,这样的事情是什么事儿呢?

曹操曾经自述,"行同骑乘,坐共幄席"。可见曹操和郭嘉这关系好的没边了,行则同乘,坐则同榻。然而,正是曹操和郭嘉这样亲密无间的行为,让陈群觉得不可思议,他俩怎么能这样呢?这成何体统啊?太不检点了吧。

“……所以制朝聘之礼何?以尊君父,重孝道也。夫臣之事君,犹子之事父,欲全臣子之恩,一统尊君……”:--《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是东汉班固编纂的法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君臣之礼有多重视,陈群出身名门,对君臣之礼自幼修习,自然不敢有半点僭越,此刻曹操和郭嘉俩人却视之如无物,陈群很生气,他觉得这样做不对,但是他不能指责曹操,所以他把矛头指向了郭嘉。

曹操和郭嘉都不拘小节,郭嘉觉得陈群有意思,但是依然我行我素,不理他;曹操觉得陈群挺有意思,但是并不觉得这算什么大事,同时他又不能阻塞视听,所以“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对陈群也赞赏有加,以示公允。

陈群多次举报郭嘉不检点,其实就是郭嘉与曹操不拘小节的生活细节,并非欺压百姓之罪,否则以曹操性格,必然不能容于郭嘉,更不可能“愈益重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陈群检举郭嘉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