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年间,甄宓的美貌远近闻名,袁绍就为他的次子袁熙纳甄氏为妻。
我们先来看看建安年间是什么时间。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
由此可知,甄宓大约就是在公元196年到220年之间,嫁给袁熙的。
而甄宓生于公元183年1月26日,死于221年8月4日,大概活了38岁的样子。那么根据时间推算,我们就可以知道甄宓嫁给袁熙的时候,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接着,袁熙在199年,就是建安四年,出任幽州刺史,甄宓被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老婆刘夫人。
从这个时间阶段来看,袁熙和甄宓新婚生活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尽管短暂,古代女子在十四五岁就生儿育女也很正常。但是袁熙和甄宓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但后来甄宓和曹丕却生下了曹叡和东乡公主,由此可知甄宓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袁熙也没问题,因为袁熙到冀州后又纳了一个老婆吴氏,生了袁谦。
一部分好事者,我只能说这些人是好事者,这些人编撰了或者说提出了一个争议,说曹叡不是曹丕的后代,有可能是袁熙的后代,其依据主要来源于逆推曹睿的出身日期从而得出的结论。
《三国志·明帝》记载说: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
曹睿是景初三年驾崩的,逆推他的出身日期就可以得知他出生于建安九年,而建安九年八月曹操才攻下邺城,那么曹睿肯定不可能当年就已经出生,曹丕见到甄宓的时候也不可能挺着一个大肚子。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断定曹睿不可能是建安九年出生的。
因此裴松之在为《三国志》题注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认为曹睿也不可能是建安九年出生,极有可能是建安十年出生,并且认为是陈寿把曹睿的生卒年搞错了。《三国会要》的作者杨晨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譬如《三国志·明帝》记载说:延康元年,曹叡十五岁,封武德侯。
如果以延康元年反推曹睿的出生日子的话,那么曹睿应该出生于建康十一年,所以曹睿并不是袁熙的后代。而近代学者卢弼在自己的著作《三国志集解》中又提出自己的观点说,许多历史学家都被“延康元年,曹叡十五岁,封武德侯”这句话误导了。
他认为“延康元年”只不过是陈寿作为叙述背景的一种技巧,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历史时间,但对于这一点我不太认同,如果卢弼的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无疑可以说“景初三年”也不一定是曹睿驾崩的时间。
作为史学家,我想不至于把最重要的历史时间线搞的如此混乱和复杂吧?对于史家来说,尊重以及正确无误的把每一个历史事件与时间对号入座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一个时间上的小小错误就极有可能带来后续历史解读的一系列困扰和麻烦。
但卢弼还是提出了自己的证据,也就是:《三国志·常林传》中记有载“吉茂转为武德侯庶子。二十三年,坐其宗人吉本等起事,被收。会钟相国证茂、本服第已绝,故得不坐”
根据这段历史记载,说明曹睿(即武德候)在建安二十三年就被封为武德候,这时候的曹睿十五岁,那么景初三年曹睿去世的时候正好虚岁三十六岁,说明《三国志》记载的日期并没有错。按照这个思路,如果逆推曹睿的出生日期,那么建安二十三年的时候曹睿应该虚岁十五,实际十四,那么曹睿也就是在建安九年出生的。
若此事与志文年十五封侯相合,则景初三年年三十六,亦不误矣。窃谓承祚此文,实为曲笔,读史者逆推年月,证以甄夫人之赐死,魏明之久不得立为嗣,则元仲究为谁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
但这里有一个漏洞无法解释,那就是曹操在建安九年八月才平定邺城,如果曹睿是在这一年出生的,那么当时的甄宓岂不是已经挺着一个大肚子。那么如果我们按照陈寿记载的时间来计算,曹睿是在延康元年被封为武德候,这一年他十五岁。
延康元年既是建安二十五年,又是黄初元年,曹丕在建安二十五年受汉献帝禅让,改元黄初,所以逆推十五岁的曹睿,那么他则是在建安十年出生,这样一来就说的通了。说明裴松之提出的观点还是比较靠谱。
而且曹睿是在景初三年正月去世的,这样一算,从建安十年(205)到景初三年(239),曹睿的实际年龄只有三十岁虽,由于曹睿曾经把十二月改为正月,就算加上虚岁,曹睿勉强可以算是三十五岁。所以,应该是陈寿在计算曹睿的年龄时没有得到准确数字,从而导致了这个历史误会。
除非说袁熙在建安九年六七月份的时候临幸了甄宓,那么曹睿究竟是谁的儿子还真不好说,不过《三国志》记载曹操攻打邺城时,袁熙其实并不在邺城:太祖之围邺也,谭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攻尚於中山。尚走故安从熙,谭悉收其众。
这时候的袁熙在哪里呢?在一个叫故安的地方,可见这时候的袁熙根本没有机会临幸甄宓。所以说,曹睿到底还是曹丕的儿子,曹丕之所以久久不立他为太子,很有可能是因为他赐死了甄宓,所以对曹睿有所忌惮,害怕他将来责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