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谋士,三国最有名的应当是诸葛亮、荀彧等人。因为他们生前对三国局势形成了巨大影响,身后又留下万世美名。于是在他们这些卓越者的衬托之下,一些相对没那么有名的谋士就成了"泯然众人矣"的"普通人"。且就连诸葛亮的伯乐,曾向刘备推荐他的徐庶,都成了"背景板"。
徐庶真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背景板",最大的成就就是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那恐怕《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要站出来说不服。
真实的徐庶是诸葛亮欣赏的至交
徐庶,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省境内)人。他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并未占据多少篇幅,陈寿甚至都没能给他作单独的传记。因而我们就连徐庶的生卒年都并不清楚。
但没有争议的是,徐庶和诸葛亮在尚未卷入东汉末年乱局时就已经成了至交。也正是因为与诸葛亮有此交情,陈寿才得以在讲述诸葛亮的传奇一生时,也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里留下徐庶的些许故事。
不同于一心隐居的诸葛亮,徐庶是愿意在乱世中主动谋划未来的。当刘备屯兵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时,徐庶主动去拜见了这位新近崛起的豪杰,并很快得到重用。
因为活跃在刘备身边,得到信赖,徐庶本着为主亦为友的念想,向刘备陈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再加上徐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的劝说,这才有了千古流传的"三顾茅庐"、"隆中对"和那个闻名于世的蜀汉核心诸葛亮。
而后诸葛亮的加入并未影响徐庶继续在刘备手下施展拳脚。两位故交反而因配合默契而互相成就。在刘表逝世,刘备率众撤离时,跟随的谋士数量众多,但陈寿只取徐庶一人与诸葛亮并列,称"(刘备)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
然而就像刘备在这场撤退中失去了两个女儿一样,徐庶的母亲也因为长坂坡之战成了曹军的俘虏。曹操没能用两个刘家的女儿威胁刘备,便转移目标用徐庶的母亲强迫徐庶,要求他辞刘归曹。
在"忠"与"孝"之间,徐庶最终选择了后者。他向刘备解释:"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随后蜀汉的阵营之中不再有徐庶这个人,而曹魏也并无什么大事与徐庶挂钩。"无益于事"的徐庶就这么渐渐淡出史册。
从如此简略的资料里我们能把徐庶和诸葛亮比较出个什么结果呢?那就是徐庶能力不会差。早年一心只有归隐,不愿与凡夫俗子同行的诸葛亮却愿与徐庶交好,这便是对徐庶才学的最好说明。
《三国演义》里的"徐庶"
在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的大名就是妇孺皆知。所以和诸葛亮在早期有密切接触的徐庶,自然也成了罗贯中笔下的重要人物。
在诸葛亮尚未出山的时候,《三国志》里简单的"先主器之",被罗贯中写出了"花"。一日刘备骑马入城,突然遇见一个衣着风雅的人高歌:"天地反复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刘备好奇地上前攀谈,得知对方有意投靠,便欣然将其"待以上宾"。随后在樊城之战中,化名"单福"的徐庶为刘备献出奇策,将曹操的一员心腹大将曹仁打得落花流水,为蜀汉奠基作出重要贡献。
而推荐诸葛亮和辞刘归曹这两件事,《三国演义》对其的叙述顺序与现实相反。在书中,徐庶收到来自被曹军抓走的母亲的"亲笔信",顿时方寸大乱,决定保母亲而放弃刘备。但在离开前,他还是挣扎于不能尽忠,所以将还在隐居的好友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并叮嘱对方即便诸葛亮难请也是值得刘备亲自去请的。
艰难地在忠与孝之间做出了选择,还贴心地为原主刘备推荐了后来的肱股之臣,徐庶在书中的结局却还是没能变好。尽管儿子选择了自己,徐母还是悲痛自缢,为儿子居然为了自己而放弃忠义。原本欣赏徐庶的曹操大抵也是觉得这人得来的太容易,并未给其高位,只是让徐庶在一个无关紧要的小职位上熬到去世。
所以和诸葛亮的成就相比,《三国演义》里的徐庶,其一生着实不够看。他也曾侍奉刘备,但最多也只是为蜀汉奠基出了一把力。他在曹操手下只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谋士,且还背负着母亲的指责和背叛原主的恶名。可若是再深一层地思考罗贯中为何将历史上的徐庶改写成书中的模样,我们就会发现"徐庶"这个角色其实也很重要。
"徐庶"是《三国演义》思想内核的重要寄托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而他的悲剧,他的"行歌自荐","辞刘归曹",其实都是罗贯中在表达对于人性与时事的反思。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攀龙附凤,建立功名"的价值观无所隐藏,而徐庶"行歌自荐"便是为此价值观服务的一个剧情。"行歌自荐"其实并不是罗贯中的原创剧情。
《吕氏春秋》就曾记载了一则宁戚"商歌自荐"的故事。前途无望的谋士宁戚为得到机会,冲着齐桓公"击牛角疾歌",随后成为齐桓公的座上宾,帮助齐桓公成功称霸。因而罗贯中将宁戚的故事搬到徐庶身上来,其实是在表达当时底层知识分子的诉求。
而"辞刘归曹"也不是罗贯中原创。就在秦朝末年楚汉争斗时,豪杰王陵被项羽活捉了母亲。项羽希望以此威胁王陵支持自己,而王母劝说王陵支持刘邦,随后果断自刎。项羽愤怒地煮了王母,而王陵怀着杀母之仇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因而《三国演义》里徐庶被假信骗去曹营,徐母因儿子"弃明投暗"怒而自缢,甚至徐庶后来因为"恐惹人笑"而想回蜀汉,其实是罗贯中对忠孝之择的深刻反思。
如此,论史实,徐庶与诸葛亮是至交,相差不到哪去;论形象象征,徐庶反映的是当时底层广大知识分子的诉求和影响社会各阶层的忠与孝之争。
所以要说徐庶不如诸葛亮,那着实是看低了诸葛亮的择友标准和罗贯中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