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人物 > 刘大夏真烧了海图吗

刘大夏真烧了海图吗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刘大夏是孝宗朝的名臣,一生清廉自守、勤政爱民,为弘治中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并称“楚地三杰”。这样一位道德君子,后世竟有人指责他烧毁《郑和海图》这样一件历史瑰宝,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刘大夏的动机何在呢?

刘大夏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从小天资聪颖、与众不同,6岁时随父亲进京,内阁大学士杨溥一见他,就觉得这孩子不简单,拉着他的手期许地说“这孩子说不定将来能达到我的位置。”刘大夏不负所望,22岁高中湖广乡试第一,27岁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明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进内阁”,很多内阁大臣都是从翰林院起步的,刘大夏若能在翰林院扎下根,前途一片大好。但刘大夏偏不走常规路,他作为庶吉士在翰林院短期实习结束以后,谢绝了翰林院的挽留,执意进入六部历练,当了兵部职方司的一名主事。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刘大夏重实务,轻虚名,是个一心干实事的人。

刘大夏到兵部任职时,在位的皇帝是明宪宗朱见深,万贵妃、汪直等人擅权专政、胡作非为。刘大夏虽然位卑言轻,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他还是想办法尽量减少奸佞们的祸害程度。太监汪直喜欢动刀动枪,怂恿皇帝朱见深向先辈朱元璋、朱棣学习,向外开疆拓土,建立不朽功业。

恰逢当时后黎朝(今越南的一个历史朝代)发生战乱,朱见深就想出兵夺占后黎。他派人向兵部索要成祖朝大将张辅南征安南(今越南)的有关文书资料。刘大夏当时正好管这事,藏着没给,还悄悄对兵部尚书余子俊说:“战火一起,西南等地立刻就得完蛋!”余子俊也力谏皇帝,避免了这场战火。

明孝宗继位后,刘大夏受到重用,先到广东担任布政使,后升任右都御史、兵部尚书。他曾到山东治理黄河水患、到宣府处理兵饷事宜,都是让人挠头的事,但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圆满完成了任务。他不怕得罪人,裁减冗官冗员,倡导勤俭节约,减轻百姓负担。

刘大夏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刘健、马文升等人执掌内阁,这些人都是清正忠直的大臣,大家一起辅佐明孝宗朱佑樘,创造了“弘治中兴”的盛世局面。明武宗继位后,权宦刘瑾专权,朝政日益腐败。刘大夏坚守清廉本色,多次向皇帝进谏,要求裁撤各地的镇守太监,禁止宦官专权,但都不被武宗采纳,他失望地辞官还乡。

刘瑾等人没有放过刘大夏,他们捏造罪名,想置刘大夏于死地,在一些大臣的解救下,刘大夏保住了性命,但被发配到了偏远的肃州。他当时已经73岁,走时只带了一名仆人,有人问他为啥不带家人,他淡然一笑说:“我做官时,没有替家人捞好处,现在我遭难了,也不能让他们陪我遭罪!”

后来刘大夏被皇帝赦免,刘瑾被诛,他又重新任职。1516年五月三十日,刘大夏病逝,享年81岁。死前他已经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并说:“不要让别人用饰美之词,让我怀愧于地下。”

刘大夏焚毁《郑和海图》的事,《明史》等正史里没有记载,最早的说法来自明代学者顾起元所写的《客座赘语》,这是一部史料笔记,成书于1617年,距刘大夏生活的年代已经有100多年。顾起元说刘大夏焚图的事,援引的是明朝地理书籍《殊域周咨录》里的记载,但他引述得并不完全准确。

《殊域周咨录》中的原文是“成化年间,有人迎合圣意,大讲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皇上听了很感兴趣,就下诏索取郑和下西洋的有关文件、地图。兵部尚书项忠命人到档案库里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原来已经被车驾司郎中(兵部主管驿站、邮政、牧马等事务的官员)刘大夏藏起来了。”

顾起元把“藏起来了”谬记成“取而焚之”,是把本质不同的两件事混淆了。“焚毁”了就是没有了,而“藏起来了”,说明东西还在,可能会传下去,而后人的有关著述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明朝茅氏家族修撰的军事百科全书《武备志》中,生动呈现了郑和海图的图纸风貌,是今天研究郑和航海的关键资料。

茅坤是修撰者之一,他恰好是嘉靖年间的兵部车驾司郎中。也就是说,刘大夏过世几十年后,官方渠道依然可以查到郑和海图风貌。茅坤看到的海图很可能就是当年刘大夏藏起来传给后人的,毕竟两人呆过同一个岗位。《郑和海图》的原版之所以人们今天看不到,有些专家经过考证后认为,很可能是清朝乾隆皇帝组织编修《四库全书》时,在大规模的毁书运动中给销毁了(有记录的毁书就有67067部,还不包括民间为避祸自行销毁的)。

刘大夏“烧图”的事之所以传得厉害,还有两个因素。一是《殊域周咨录》记载的刘大夏说的一段话,大意是“郑和下西洋耗费钱财无数,死伤军民上万人,就是得到什么宝物,对国家又有何用!这是一大弊政,作为臣子应当进谏。旧的档案即使在,也应该烧了!”

二是跟民国年间《小说月报》上刊载的一篇文章有关。交通史专家向达在文章里痛批刘大夏焚烧郑和海图的罪恶行为,还辛辣地称其为“焚琴煮鹤的道学先生”。拜这篇文章所赐,刘大夏保守昏聩的形象一下蹿红,又被人以讹传讹,一直流传到现在,刘大夏在某些人心目中就成了焚毁郑和海图的“千古罪人”。

当然,根据现在史料的分析,基本可以判定刘大夏不是烧毁《郑和海图》的人,他只是藏起来了,就像当年把“张辅征伐安南”的资料藏起来一样,他不愿意朝廷妄动刀兵,给百姓增添苦难。所以《殊域周咨录》记载的他那段话,笔者认为不管他有没有当面那么说,他心里肯定是那么想的,他就是一个关心百姓的好官。

当然他说的“应该烧了”只是一句气话,不能当真,否则就不会有《武备志》中的郑和海图图纸原貌。至于有人说他视野狭隘,没有看到郑和出访带来的好处,笔者认为也是事实。但人都是有局限性的,刘大夏和当时很多人一样,受历史条件和自身思想、知识、经历的局限,没有洞察世界发展的大势,更没有随势而动、随时而变,去顺应世界开放发展的潮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刘大夏真烧了海图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