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为继位蛮拼的,和汉宣帝刘病已一样,连亲爹都不“认”了。为什么不和大宋开国皇帝刘裕一样,另建国号,反而以“汉”为国号,冒认皇考,做继位皇帝呢?
大汉的国号是个金字招牌。
不仅是汉光武帝刘秀以汉为国号,几乎所有的刘姓的开国皇帝,无一不是以汉为国号的,像汉烈祖刘备的季汉(蜀汉)、汉高祖刘的南汉等、就匈奴族的光文皇帝刘渊、沙陀族的刘暠、刘崇哥儿俩也凑热闹。刘渊、刘暠的庙号都是汉高祖,不过刘渊是汉赵,刘暠是后汉。和刘秀庙号相同的刘崇,也是北汉的开国皇帝。
大汉这个国号真是个金字招牌。我统计了一下,中国历史上以汉为国号的大大小小的政权大约15个。不要说不姓刘的汉人,就是不姓刘的少数民族也纷纷以汉为国号。比如东晋十六国氐人李雄所建立的成汉;鲜卑族侯骨万景(也就是侯景)闹得“侯景之乱”,建立的国号也是汉;中唐时期的节度使朱泚,学着侯景、安禄山、史思明什么的,闹了个朱泚之乱,他的国号后来改为汉;和朱元璋争雄天下的枭雄陈友谅(本姓谢)所建立的政权也是汉,他的庙号也是汉高祖等等。
这些外人甚至外族都用得起大汉这个国号,刘秀更用得起。像刘备、刘是不是刘邦的后裔还有待于考证,但刘秀是正儿八经的刘邦后裔。大汉这个国号对刘秀而言,不仅是个金字招牌,更是一个无形资产。刘秀就是靠着大汉这个金子招牌,延揽英雄,务悦民心,荣登大宝,一统天下的。
大汉这个国号不仅是刘秀的金字招牌,更是无形资产。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处处以刘皇叔自居。而在三国的历史上,刘备则以汉室宗亲自居。这就是自我包装,抬高身价,结交豪杰,收获民心的法宝。刘备向刘秀学习并且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使一个卖草鞋的平民,经过数十年的打拼,以垂暮之年,开创了蜀汉基业。
刘备是个卖草鞋的,我们印象中的刘秀也不过是个种地的。其实,并非如此,刘秀种地时爱劳动。虽然他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但因为是庶出的庶出的庶出,到了他这一辈儿,基本上和平民无疑了。和平民无异,但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平民。刘秀依然是金枝玉叶,当地名门豪族,绝对称得上是豪强。用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话来说,种地的刘秀收留杀人越货的亡命之徒,官府都是不敢过问的。
在反对王莽改制的浪潮中,各路义军兴起,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縯打出旗号就是“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这里的高度当然就是汉高祖刘邦,当然刘邦正视的庙号汉太祖。它们以汉高祖刘邦的子孙自居,并以恢复大汉基业为目标,来聚拢人心,从而实现他们的改朝换代的理想。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就连刘秀的大哥刘縯也死于更始帝刘玄之手。
刘秀称帝时,和李渊的环境差不多,基本上还处于一个群雄逐鹿的状态。刘秀为了一统江山,就不能舍弃大汉这一金字招牌。即使他一统天下后,也依然需要这一招牌,这一无形资产,更何况他如果舍弃大汉这一国号。就会给人言而无信的感觉,也就是失去了正统性。他为了进一步凸显自己的正统性,连亲爹也不“认”了。
刘秀为什么是继位而不是开业呢?
对于一个开国皇帝而言,建立新的国号,驾崩后在历史上能留下一个某太祖或者某高祖的庙号,无疑是常规操作。还有一种常规操作就是,做为开国皇帝要建立七庙。自己是皇帝,自己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也被追尊为皇帝。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也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周太祖皇帝。可靠着自己的打拼而得天下的刘秀,并没有追尊自己的父亲刘钦为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以汉元帝刘奭为皇考。什么是皇考呢?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考是丧父,妣是丧母。皇考就是死去的皇帝父亲,就是说他认刘奭为父,成为了汉宣帝的孙子,汉成帝的弟弟。不过他这个弟弟也太小了点吧,他可比温柔乡乡长汉成帝的小了足足46岁。
只要确保正统性,年龄不是问题,辈分也不是问题。汉宣帝刘询不以刘进为正统皇考,而以汉昭帝为皇考。汉昭帝是刘进的父亲刘据的幼弟,汉宣帝算是过继给了汉昭帝刘弗陵,这不是差辈了吗?刘秀和汉元帝虽然不差辈儿,但年龄也太悬殊了。然而,这事也不怪刘秀。哪个当皇帝的儿子,不想着尊自己的生父为皇考呢?后来的嘉靖皇帝为了这“大礼仪”,闹得沸沸扬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赢了。
刘秀成为开国皇帝之后,同样的想尊自己的生父刘钦为正统皇考。可遭到了大臣们的抵触,大臣们也是为刘秀考虑。刘秀只好过继给汉元帝,才能确保刘秀即位的正统性。这个性质就和汉宣帝过继给汉昭帝刘弗陵是一个道理。刘秀为了东汉的正统性,把开国改成了继位,成为了驾崩多年的汉元帝的接班人。而他的生父刘钦这个正式皇考,只能在别处建庙,这对刘秀而言是一个很痛苦的选择,却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