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发生后,叛军长驱直入,封常清和高仙芝见敌势甚盛,商量后退守潼关避其锋芒,也为日后唐军反击赢得时间。封常清与高仙芝退守潼关之举在军事上是正确的选择,不仅可以拱卫长安的安全,而且也使叛军的进军步伐受到扼制,为唐政府赢得一个喘息的机会,可以乘机调动兵力,调整部署。然而直到此时,唐玄宗仍对当时的军事态势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以为叛军不日将会平定。
高仙芝东时得罪过监军边令诚,其怀恨在心,在玄宗面前进谗。玄宗听信了他的挑唆,将高仙芝与封常清二人处死,一下杀害两员不可多得的名将,自毁长城。
封常清临死前草遗表曰:“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资治通鉴》卷217)封常清当初率军赴洛阳迎战时,也以为叛军内部人心不齐,以正伐邪,可以迅速获胜。经过与叛军数次战斗后,才认识到叛军的情况并非如先前判断的那样,而且战斗力极强。这是一个将军亲身经历过激烈的战斗后获得的宝贵经验,如果唐玄宗能够接受封常清临死前的劝谏,也许局面不会很快地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高、封二人死后,玄宗遂命因病在家休养的哥舒翰率军出征。哥舒翰虽然是战功卓著、经验丰富的大将,但此时病重,不能治事,甚至连生活也需要人料理,因此并不是很理想的统帅人选。哥舒翰本人也推辞不就,玄宗坚持不变,哥舒翰只好扶病出征了。史载:“翰病,不能治事,悉以军政委田良丘;良丘复不敢专决,使王思礼主骑,李承光主步,二人争长,无所统壹。翰用法严而不恤,士卒皆懈弛,无斗志。”(《资治通鉴》卷217)这种情况的存在对战事是非常不利的。
除了玄宗选用统帅不当的原因之外,朝廷干预前线将领的指挥也是颇犯兵家之忌的一件事。这件事说到底还是朝廷内部矛盾斗争的一种反映。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户部尚书安思顺与安禄山虽是堂兄弟关系,但他知道造反是灭门大罪,不愿因此而为安禄山殉葬。当他知道安禄山将要起兵反叛时,便入朝奏知此事。后来安禄山举兵之时,玄宗因为安思顺早已上奏,遂不降罪于他。
哥舒翰早就与安禄山不和,迁怒于安思顺,遂指使人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书信,然后在其入关之时将送信人擒获,向玄宗献上书信。接着又以此为据,上表请求诛杀安思顺。玄宗不察其中有诈,将安思顺及其弟安元贞处死,家属流放岭南。“杨国忠不能救,由是始畏翰。”(《资治通鉴》卷217)
杨国忠为什么要救安思顺?史无明文,不得而知。但通过此事,使杨国忠看到了哥舒翰的厉害,对其产生畏惧之心,却是真实的。同时,这也说明在此之前,杨国忠与哥舒翰之间并无政治上的隔阂,直到此时才开始对哥舒翰有了警惕之心。
接着在潼关驻军中出现了一股要求诛杀杨国忠的势力,其带头人物便是大将王思礼。王思礼密劝哥舒翰利用手握重兵的有利时机,回军诛杀杨国忠,哥舒翰犹豫未决。这件事很快就被杨国忠知晓了,很可能是他安插在军中的亲信密报的。杨国忠得报大惧,马上向玄宗上奏说:“今潼关兵众虽盛,而无后殿,万一不利,京师得无恐乎!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人训练于苑中。”玄宗同意了他的奏请。杨国忠还不放心,又奏请招募一万人屯驻灞上,皆令其心腹将领杜乾运统率(《旧唐书·哥舒翰传》)。
杨国忠的这些举动,“名为御贼,实备翰也”(《资治通鉴)卷218)。对于杨国忠这些举动的目的,哥舒翰也是心知肚明的,于是他又上表皇帝请求将杜乾运军改隶潼关,然后以商议军情的名义召杜乾运到潼关,将其斩首。
此事引起了杨国忠极大的恐惧,同时也使哥舒翰感到内心不安,因为这样做毕竟是违背玄宗的意愿,有专擅弄权的嫌疑。杨国忠为了自保,必然要采取对策进行反击。敦促潼关守军出关作战,便是其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据《旧唐书·杨国忠传》载:“国忠以翰持兵未决,虑反图己,欲其速战,自中督促之。”玄宗也急于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杨国忠的建议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催促哥舒翰进兵的命令便接二连三地送到了潼关前线。
关于此事史籍是这样记载的:杨忠国“言于上,以贼方无备,而翰逗留,将失机会。上以为然,续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翰不得已,抚膺恸哭”,引军出关((资治通鉴》卷218)。哥舒翰之所以临战“恸哭”,是因为他知道叛军战斗力强悍,而官军却是新招募的乌合之众,战必失败,故失声恸哭。
在哥舒翰出关作战之前,平叛形势一片大好,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在河东连战连胜,并且打开了东井陉关的通道,可以威胁河北,直捣范阳叛军老巢。河北诸郡纷纷反正,叛军后方不稳。李光弼军在常山郡大败史思明军,叛军损失惨重,人心不稳。叛军进攻江淮的军事计划也受到挫折,难以实现。安禄山虽然在洛阳称帝,但大军受阻于潼关,不能前进一步。因此,郭子仪、李光弼等皆上书朝廷,主张在潼关宜采取守势,不可轻易出战。
但是杨国忠出于一己之私,强迫守关大军弃险而出;唐玄宗不懂军事,急于求成,干预前线统帅的指挥,结果导致潼关失守,长安门户洞开,使得整个平叛战争的形势急转直下。因此,潼关之战的失败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它实际上也是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所导致的一个恶果,教训是非常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