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世界文化 > 《下十字架》作品艺术鉴赏

《下十字架》作品艺术鉴赏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十字架》是彼得·保罗·鲁本斯于1611-1614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现收藏于安特卫普大教堂。

作品介绍

鲁本斯的油画作品《下十字架》描绘了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后,圣母及门徒深夜将他从十字架上放下的情景。画面的构图呈倾斜线,在深暗的夜幕下,七八个门徒围在十字架周围,正用雪白的布将耶稣的尸体裹着从十字架上慢慢放下。布和尸体色彩极其耀眼醒目,仿佛有一股强光投射下来。

左边穿大红衣袍的圣约翰正在梯子边接抱耶稣,另一边有悲哭的圣母和其他门徒。他们的脸被强光映照得熠熠生辉,身体和衣裙却融在了四周的黑暗中。受难的耶稣一点也没有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人体那种干瘪的样子,他显得粗壮、结实、比例匀称,可以看到意大利艺术对鲁本斯的极大影响。

同时我们会发现,表现这种悲壮的题材原本就是尼德兰的传统,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不少大师画过这类题材,意大利则很少表现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这类悲壮的主题。

《下十字架》的画面构思正好与《上十字架》相反,它没有剧烈的人物动势,没有强烈的激情,只有哀痛的宣泄,所有形象被置于深沉的黑夜中。第一幅《上十字架》似乎是画家对自己在意大利进修所得的总结,而《下十字架》则是他自己的艺术个性的探索。

创作背景

鲁本斯在意大利住到1608年。后因母病才回到安特卫普。不久,他又被佛兰德斯执政当局聘为宫廷画师。这时他想摆脱前期专事模仿风格主义的流弊,去寻求个人的风格。

《上十字架》(1609-1610年作)与《下十字架》(1611-1614年作)两幅受委托而作的宗教题材的大画,可以用来说明这种努力的迹象。第一幅《上十字架》似乎是画家对自己在意大利进修所得的总结,而《下十字架》则是他自己的艺术个性的探索。

作品赏析

在《上十字架》一画上,鲁本斯集中以冲突与运动为基础,设计了一个从左上角向右下角展开的对角线构图。强光来自右下方,行刑的兵丁出现在与强光相背的方向。耶稣被钉的十字架刑具是从画面的右下往左上方向竖起的。

这支十字架显得很沉重。行刑的人物都很紧张,右边一个兵丁紧拽着绳索,左边的执行者托着十字架,身上的肌肉似都要绽开的样子。可是十字架上的耶稣却现出坚定的神态,脸上毫无痛苦的表情。他举目斜视着天际,突出了一种英雄般的精神力量。耶稣与下面一群执刑的暴徒,构成了力度上的对比。

鲁本斯很善于在这类画上添上些很生动的风景细节。右上侧那棵大树,叶子似被狂风吹得翻卷乱颤,而与此相对,左下角画了一只张着嘴的卷毛狗。全画处在一种旋风般的激情中。这些形象使我们想起了丁托莱托的某些画面。

意大利风格在这幅画上是以传统的色彩与笔法来映衬的,因此,虽然显露着威尼斯的情调,然已展现出鲁本斯的个性特征了。特别是在造型结构上,他用心于自己的塑造风格。

《下十字架》的画面构思正好与此幅《上十字架》相反,它没有剧烈的人物动势,没有强烈的激情,只有哀痛的宣泄,所有形象被置于深沉的黑夜中。我们这里就不作赘评了。

按照教会指定,这些画上不准有民众场面,不许表现软弱和悲哀。鲁本斯巧妙地回答了这种限制,发挥了艺术家天才的创造性,顺其需求地顽强表现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下十字架》作品艺术鉴赏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