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典故 > 《韩非子》中自相矛盾的典故

《韩非子》中自相矛盾的典故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自相矛盾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出自于《韩非子·难势》,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作品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白话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刺得破所有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揭示道理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

分析评论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寓言故事。矛盾这一个词,就出自于此。这里所讲的就是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所谓矛盾律,就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所作的矛盾判断不能同时都真,其中必有一假。这位楚国人就违反了这一规律。

韩非讲这个故事原来是针对儒家歌颂尧、舜为并世圣人的言论而发的。儒家说,舜为尧的臣下时,历山一带的农夫互相侵占田界,舜就到那里耕种,于是农夫就不再相争了;黄河边上的渔夫互相争夺便于捕鱼的地方,舜就到那里捕鱼,于是渔夫就互相礼让了。这样看来,舜真是一个伟大的圣人,他靠自己的行动就感化了老百姓。

但当此之时,尧为天子,百姓相争,说明尧治理天下有“败政”,他就算不得圣人。总而言之,说尧是圣人,就应该耕渔不争,那么舜就无所谓德;说舜德化民,使耕渔不争,那么尧就有了“败政”,就算不得圣人。正如楚国人夸耀他的长矛与盾牌一样,要说长矛无坚不摧,就不能说盾牌无坚可摧;反之亦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韩非子》中自相矛盾的典故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