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烧烤”来源于明朝处决太监刘瑾

“烧烤”来源于明朝处决太监刘瑾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近些年来,北京吃涮羊肉的人是越来越少,倒是各种烧烤反而大行其道。这一下可乐坏了那帮哈韩哈日的年轻人,哈韩的说烧烤起源于汉城,哈日的则说烧烤起源于东京。哥儿们心说真是一帮无知的人,像我这样精通历史的才子们都知道,烧烤起源于中国北京。

要说烧烤,先得从一种刑法说起,那就是———凌迟。凌迟始见于五代,因为当时的统治者觉得政权不稳定。陆游的《渭南文集·条对状》中曾写道:“以常法为不足,于是始于法外特置凌迟一条。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而把凌迟和烧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则是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大太监刘瑾。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大太监刘瑾一手遮天,置造巧伪,淫荡上心,干乱朝政,陷害忠良,欺压百姓,最后居然还想谋逆造反。被三法司会审于午门,定罪凌迟处死,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当年八月二十五,刘瑾服刑。行刑处设在都察院前,有三名行刑手轮流行刑。按照大明律法,凌迟者须剐3357刀,一刀剐下一薄片肉,刀刀不得触及要害。三日之内,犯人血肉模糊,渐渐不成人形,但不得咽气。

因为是公开行刑,围观者甚众,其中很多是携钱而围观。他们携金带银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剐下的一片皮肉。这些都是刘瑾的仇家,有人直接或间接受过刘瑾的迫害,也有人是被刘瑾迫害致死的亲属。他们争抢着取得刘瑾的一块皮肉,捧回家中祭奠亲人。等祭奠完毕则在火上架一铁片,刷上油,把其肉烤熟吞下,以示解恨。这便是烧烤的雏形。

那日吃烧烤,在饭桌上谈起此事,我且吃且讲,且讲且喝,且喝且谈,娓娓道来,令旁听者无不侧目。桌上有两位女作家,一位号称70后,一位号称80后,当场就吐了。还是另两位作家有大家风范,越听越吃,而且还吃得是津津有味,听完后一抹嘴道:“这都是知识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烧烤”来源于明朝处决太监刘瑾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