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中国古代哪些地方曾叫“北京”?

中国古代哪些地方曾叫“北京”?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0

“北京”作为地名,曾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出现过。

最早使用“北京”两个字的是西晋时的江南人。当时,他们称洛阳为北京,因为京城在北方。

真正把“北京”当作政治中心的做法,源于十六国时期胡夏国皇帝赫连勃勃称统万城(今陕西靖边白城子)为北京。

赫连勃勃扩张到关中后,在长安设南台,即在南方的政府机构,而把统万城称为北京,是正式的都城。之后,平城(今山西大同)、晋阳(今山西太原)等都曾被称为北京。

直到1427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并将北平改为“北京”,北京的概念才和今天的北京城联系起来。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国古代哪些地方曾叫“北京”?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