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数学的历史及其名称是怎么来的?

数学的历史及其名称是怎么来的?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1
0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数学,我国古代叫算术,后来叫算学,又叫数学。近几十年来才确定统一叫做数学。古代“算”字有三种写法:筹、笄、算。从字形的结构,可以看到事物演变的一些痕迹。

许慎《说文解字》对这几个字作如下解释:“笄”,“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算,数也,从竹上具,读若”。“示示”,或“算”原来都一种竹制的工具,是几寸长的竹签,也叫筹码。用来记数、计算或卜卦。摆弄这些“算”,有一套技术基学问,自然就叫做“算术”或“算学”。

我国盛产竹子,是世界上最善于利用竹子的国家。用竹子做计算工具,使我国古代数学带有许多和西方不同的特色。“示示”由两个“示”字合成。《说文》解释“示”字说:“示,神事也。”“二”是古文的上字,三竖(后来写成一竖两点)是日、月、星。古人以为天上有神灵,神的表示是从上面下来的。矫同时也用来占筮,因此“示示”字带有迷信色彩,是不奇怪的。

“算”字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李约瑟认为在甲骨文或金文中从未发现过这个算字,因此它出现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公元前3世纪。无论如何,“算术”这个名称在汉代已经通行。正式使用,是在《九章算术》一书中。它的涵义是指当时的数学,和现代算术的意义不同。宋、元两代,我国数学发展居世界前列。那时“算学”和“数学”这两个词是并用的。

算学、数学并用的情况,一直延续了几百年,1935年“中国数学会名词审查委员会”仍主张两词并用。直到1939年6月,为了划一起见,才确定用“数学”,而不用“算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数学的历史及其名称是怎么来的?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