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现场 >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发掘5座春秋高等级墓葬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发掘5座春秋高等级墓葬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
0
  石家墓群位于甘肃宁县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早胜塬上,现隶属于宁县早胜镇西头村石家一组。自2016 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以来,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2017 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对石家墓群东侧区域进行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已清理墓葬5 座,墓葬形制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按等级划分,皆为A 型墓(大型墓)。


  墓葬填土内发现疑似祭祀活动的遗物。如墓葬M257 填土内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分布未有规律,可能因此墓二次被毁所致。骨骼主要为腿骨、颌骨等部位,种属初步鉴定有牛、狗、马等,并伴随出土有石璧、石璜、石饼形器等遗物。2016 年发掘墓葬M35、M39 填土内同样发现石璧、石饼形器等遗物。若上述现象可解释为与祭祀活动相关,此类在墓地祭祀行为不同于西周时期《仪礼》中的《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所记载的宗庙祭祀,是春秋以来宗法制破坏,“礼崩乐坏”社会变革的一种反映。


  新发现2 座未被盗掘墓葬,墓葬编号分别为M216、M218。其中M216 墓葬形制较为特殊。椁盖是以东西向圆木或一剖为二圆木搭建于东西生土二层台上。棚木之间隔开,间隙较宽。棚木下置席,覆盖于椁室四周。椁盖下椁室四壁抹一层浅绿色涂料,代替木板构筑椁壁以装饰墓壁。此类现象在2017 年发掘的M36 墓葬中有发现,墓圹四壁一定深度下抹浅绿色涂料,较为特殊。

  2座完整墓葬皆为7鼎。出土青铜礼(容)器见表。


  其中墓葬M216 随葬微型礼(容)器,种类繁多,涵盖食器、酒器及水器。模仿生器特征,铜器制作粗糙,纹饰有重环纹、夔龙纹、瓦垅纹、弦纹等,另有部分器物为素面,可归属到明器范畴。墓葬M218 随葬铜礼器置于椁室南壁端,比较特殊,纵观石家墓群已发掘墓葬,将其置于椁(墓)室南壁端者,仅此一例。另外,M218 发现带铭文的铜礼器,如铜鬲,意义重大。

  发掘的5 座墓葬,围绕木棺东西两侧或四周都有串饰遗存的发现。种类组合多样,悬挂排列复杂多变。如墓葬M40,其由石磬形饰、陶珠、费昂斯珠、石贝、铜铃、铜鱼组成。石磬形饰、石贝各两两成组,陶珠或夹杂个别费昂斯珠以四个呈一线排列。悬挂排列上石磬形饰组单独式悬挂;陶珠(夹杂个别费昂斯珠)组置顶端,末端衔接一对石贝组的复合式珠贝组合。铜鱼两两成组,各组内两铜鱼形制各异,鱼尾夹角呈尖角或弧角,大小不一,头朝上,每间隔一段小距离悬挂。铜铃内外两道各悬挂1 件,每间隔一段大距离出现。墓葬M257,串饰组由石磬形饰、石贝、玛瑙珠、泥珠、铜鱼、铜铃组成。组合关系上石磬形饰、泥珠、石贝、铜鱼头朝上各两两成组,玛瑙珠以四颗或五颗为一组,铜铃单个呈现。悬挂排列上石磬形饰、铜鱼组合及铜铃单独式悬挂;玛瑙珠组、泥珠组各上下叠置两重,末端衔石贝组的复合式珠贝悬挂。排列上两组磬形饰组合间隔珠贝组合,铜铃及铜鱼组合每隔一段距离呈现。

  宁县石家墓群已进行近两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新发现春秋时期高等级贵族墓地,无疑推进了泾河上游地区两周时期相关学术的发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王永安 张俊民)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11月17日8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发掘5座春秋高等级墓葬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