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现场 > 陕西延安芦山峁考古发现中国早期宫城雏形

陕西延安芦山峁考古发现中国早期宫城雏形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3
0
  记者从2017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获悉,延安芦山峁遗址考古工作发现大型房址,这些超大型建筑房址附近发现的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目前仅见于陶寺宫殿区等高等级的区域。考古人员认为,这些大型建筑有原始殿堂的性质,具备宫城雏形。
  
  延安芦山峁遗址考古工作是国家文物局“十三五”期间三大研究项目之一——“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专项子课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延安市文物考古研究共同组队实施考古工作。2014~2015年度,初步完成该遗址的调查和勘测工作。调查勘测确认,遗址依自然地形,空间布局大致呈“王”字形,核心区为地形狭长的营盘梁,营盘梁上三处较高的地点分布着三座独立的龙山晚期夯土小城。
  
  2017年度,一号小城的考古发掘发掘已全面揭露出南城墙和西城墙,并发掘出小城内后部的一排房址和6座灰坑。在西南角发现墙体内有用玉刀奠基的现象。在西侧墙体的柱洞内和东部的居住面以下分别发现有用多个猪下颌骨奠基的现象,在西侧墙体底部发现有用玉斧奠基的现象。在大型房址附近的堆积中除发现有大量陶、石器之外,还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筒瓦与板瓦的残片。筒瓦为泥质灰陶,长约40厘米,两端及两侧边缘均装饰条带状附加堆纹。板瓦呈长方形,泥质灰陶,长47、宽29、厚1厘米,表面两侧长边有折棱。此外,还发现有疑似瓦当残片,表面堆塑兽面纹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室副研究员马明志认为,这三座大型房址都属于超大型建筑,排列有序,显然不是一般居民的居址。房址附近发现的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目前也仅见于陶寺宫殿区等高等级的区域,加之墙内外发现的各类奠基遗迹,说明这些大型建筑有原始殿堂的性质,具备宫城雏形。
 
责编:李来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陕西延安芦山峁考古发现中国早期宫城雏形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