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现场 > 重庆大足石刻首次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重庆大足石刻首次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记者从大足学研究中心获悉,考古人员首次在世界遗产大足石刻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此次发现的纸币造像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5号龛“报父母恩重经变像”下层造像中部,一块54厘米高、100厘米宽的铭文平整面上方。
 
  大足学研究中心考古室主任邓启兵说,在新发现的纸币造像左侧,是内方外圆的铁币造像,有40多枚零散堆放。近期,考古工作者经过系统研究后发现,铁币旁边整齐堆放的石刻造像就是同时代流通的纸币“交子”。
 
  北宋时期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钱币,最早发行于与大足石刻相距不远的四川成都。据专家考证,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5号龛开凿于南宋年间,当时川东和川西交往非常频繁,“交子”已广泛使用。
 
  专家介绍,钱币造像在大足石刻中较为常见,但纸币发现尚属首次,这对研究当时的人文历史以及大足石刻的开凿背景极具价值。
 
  目前,考古工作者已经对新发现的纸币石刻图像进行了辨识和系统研究,并形成了考古文字材料,下一步还将把研究成果集中收录于年内出版的《大足石刻全集》中。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始建于初唐,至两宋达到鼎盛。其5万余尊石窟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原文标题:大足石刻首次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责编:荼荼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重庆大足石刻首次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