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顺治帝和董鄂妃:此情无计可消除

顺治帝和董鄂妃:此情无计可消除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顺治帝和董鄂妃堪称最恩爱、最般配的一对玉人了。可惜天妒红颜,倾国倾城的董鄂妃年仅二十一岁便香消玉殒了。顺治帝悲痛欲绝,将她追封为皇后,举国哀悼,并为她操办了前所未有的隆重丧礼,连抬棺材的都是满洲八旗的二、三品大员。即便如此,顺治帝始终对董鄂妃的死难以释怀,不出半年便也随她而去,黄泉下重续前缘了。

董鄂妃的身世之谜

关于孝献皇后董鄂氏的身世,历来有很多争议。按照正史记载,董鄂氏应该是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十八岁入宫,宠冠后宫,在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被立为贤妃,十二月便晋升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但是按照《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野史小说的说法,董鄂氏就是秦淮名妓董小宛。当年清军入关之时,统帅洪承畴攻占江南,掳去了慕名已久的名妓董小宛,企图据为己有。无奈这个董小宛是个烈性女子,誓死不从,洪承畴无奈,便将这个烫手的山芋进献给了顺治帝,封做宠妃,便是董鄂妃。其实,这只是文人故意附会之说,董小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肯定不是顺治帝的董鄂妃。只因二人姓氏中皆有“董”字,又都是倾国倾情的绝色佳人,便给混淆在了一起。而且董小宛是汉人,董鄂妃则是满人,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人。

除了这种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来被顺治帝横刀夺爱,纳入宫中做了妃子。这个襄亲王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子,在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被册封为和硕襄亲王,翌年七月初三己刻卒,年仅十六岁。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也经常到后宫入侍,顺治帝被她的美貌和才情深深打动。而董鄂氏的丈夫常年出兵打仗,闺中寂寞,也对顺治帝产生了好感。两个情谊相投的人迅速坠入了情网。据说短命的襄亲王便是因此羞愤而死。《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的回忆似乎说的也是这一段故事。

不管怎样,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董鄂妃的倾国美貌和卓越才情,正是因此,她才能够从后宫众多嫔妃中脱颖而出,宠冠一生,让顺治帝爱得如痴如醉,至死不渝。

天妒红颜,情深不寿

顺治帝一生册立了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和顺治帝是亲上加亲,在顺治帝十四岁的时候,两人便举行了婚礼,到了顺治帝即位之后,册立为皇后。这位皇后并不受顺治帝的垂爱,因为她生性嫉妒,气量狭小,不能容人,而且喜欢过奢侈的生活,让崇尚简朴的顺治帝很是厌恶。再加上这门婚事是多尔衮一手操办,年轻的顺治帝并不喜欢压在自己头上的摄政王多尔衮,认为他有觊觎帝位的嫌疑。从飞扬跋扈的博尔济吉特氏身上,顺治帝总是隐约可见多尔衮的势头,便对她更加敬而远之。在结婚两年后,顺治帝最终还是痛下决心,不顾朝臣反对,以志趣不合为由,将博尔济特吉氏降为了静妃。

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部镇国公后封贝勒卓尔济之女,在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被聘为妃,六月册封为皇后。但是顺治帝对她依然不满意,但又找不到正当的理由废掉她。加上这个皇后虽然不讨皇帝喜欢,却有太后呵护,所以没有被顺治帝废掉,而是一直活到了古稀之岁,也算是完满的一生了。

直到董鄂妃进宫之后,一向挑剔的顺治帝才算满意了。他对貌如天仙的董鄂妃一见钟情,很快便坠入情网。董鄂妃进宫之后便被封为贤妃,短短一个月后,便被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晋封为皇贵妃。如此快的升迁速度,在历代后宫中都极为罕见。因为顺治找不到理由废掉孝惠章皇后,便特意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其排场之大,堪比皇后的册立仪式,之后还按照封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此举在清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上仅此一次。足见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恩宠程度。

婚后的生活十分甜蜜,顺治帝对董鄂妃的宠爱有增无减,简直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幸好董鄂妃不是妲己、妺喜那样的女人,她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自己的职责所在,便利用自己对顺治帝的影响力,时时规劝他做一些对国计民生有益的事情,纠正他不好的习惯和脾气。

根据顺治帝亲笔所写的《孝献皇后行状》的描述,每次当他看奏折看得心烦的时候,便随手将其弃置一旁,而这时,董鄂妃会轻轻捡起来,温柔地递给他,请他仔细看过,以免误了国家大事。顺治帝有时候耍孩子脾气,要求董鄂妃陪着自己一起批阅奏章,董鄂妃则连忙拜谢,不敢逾越规矩,妄谈国事。

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顺治帝的起居生活,每当顺治帝下朝之后,她总是亲自安排饮食,斟酒劝饭,嘘寒问暖,让顺治帝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关怀。顺治帝有时候要熬夜批阅奏章,董鄂妃也常常在旁边侍奉他,给他展卷研墨,或者做一些滋补的夜宵,为他调养身体。所以,自从有了董鄂妃,顺治帝原本急躁的脾气也收敛了很多,整个人变得平和了很多。

顺治十四年(1657),董鄂妃和顺治帝爱的结晶诞生了,是一个小男孩。虽然并非第一次得子,顺治帝还是欣喜若狂,并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对这个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可是,这个孩子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让顺治帝和董鄂妃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尽管顺治帝将这个不幸的孩子追封为和硕荣亲王,命能工巧匠为他修建了豪华的园寝,并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抒发对皇四子的宠爱和痛惜之情,都未能抚平董鄂妃心中的创伤。加上她身体本来就弱,如此打击之下便一病不起,结果不到两年,便撒手人寰了。

先是丧子,又是丧妻,这接连而来的打击让顺治帝精神崩溃了。董鄂妃这样的奇女子天下无双,难得又和他如此珠联璧合,竟然二十几岁就香消玉殒了。顺治帝一时间看破了红尘,所谓人生如梦,一切都是浮云,美好的东西总是如此难以把握,何苦再留恋什么呢?顺治帝决心出家为僧,摆脱人世间的羁绊和痛苦,甚至让和尚溪森为他剃发。后来由于溪森的师父玉林琇以要烧死溪森为要挟,才逼迫他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在董鄂妃死后第三天,顺治帝将她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并且下令举国上下哀悼,不从者送交官司问罪。为了避免董鄂妃地下苍凉劳累,他本来还打算将太监、宫女三十名做陪葬赐死,幸亏皇太后出面劝阻,才最终作罢。由此可见董鄂妃在顺治帝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简直胜过一切。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竟然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有清以来,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当董鄂妃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帝还为她举办了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水陆道场,请了一百零八位高僧连日诵经。按照清朝的制度,皇帝如遇国丧,便改朱批为蓝批,以示哀悼。这本来只需要坚持二十七天,可董鄂妃死后,顺治帝一连四个月都用蓝批,可见其心中的悲痛之情。

为了让后人铭记董鄂妃的贤德嘉行,顺治帝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董鄂妃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董鄂氏语录。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以生动的事例再现了董鄂妃生前的点点滴滴。

在董鄂妃死后半年,伤心欲绝的顺治帝得了天花,最终追随她去了黄泉。这一对苦命的鸳鸯生不能执手到老,死后便可化为比翼鸟、连理枝,永世不分离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顺治帝和董鄂妃:此情无计可消除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