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山西商人。晋商活跃于明清两代,辉煌时期长达五百年之久,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他们纵横中国,驰骋欧亚,晋商文化更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与潮商、徽商,统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商帮”。
1368年,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为巩固朝廷统治,确保朱家江山永传万代,朱元璋设立了藩王制度,让儿子们到各个边境镇守边疆,成为国家的屏障,上保朝廷,下抚百姓。然而,历史发展的潮流无人能抵挡。
1644年,清军南下,长驱直入,攻占北京,建立大清王朝,明朝政权顷刻土崩瓦解。殊不知,在满清灭亡明朝的过程中,晋商在无形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朝初期,边境还未稳固,蒙古势力对明朝北方的侵扰时有发生。
为防蒙古人卷土重来,明王朝把国防重点放在了北部边疆,在北方驻扎了大批主力军队。但是,随之困难也摆在了眼前,那就是:大量的军用物资筹备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朝廷想出一个妙招,用“盐引”来吸引商人。
至于“盐引”,就是政府在盐业制度管理下,发给商人的买卖食盐的“许可凭证”。朝廷用“盐引”来鼓励商人把大量的粮草等物资运送到边境,作为回报,再换给他们“盐引”。当时的晋商,凭借着自己在北部的地理优势,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契机。
他们将山东、河南、江南等盛产粮食地区的粮食运送到北部边境,换得“盐引”,再返回到江淮、江东、四川等产盐地区,用“盐引”购进食盐,再拿到不同的地方去销售获利。过程虽然曲折艰辛,但是,山西商人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
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辗转全国各地,历尽千辛万苦,最终,赚得盆满钵满,积累了大量财富,形成了名声显赫的“晋商邦”,自此,也迎来了晋商发展的兴盛期。
明朝后期,东北大地上崛起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努尔哈赤,他迅速统一东北各部,建立后金政权,然后,又滋长了入主中原的野心。想夺取大明江山,谈何容易,最起码,你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让努尔哈赤犯了难,多年征战,国库亏空,若要扩军备战,大量的军费开支又将从何而来?对此,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曾建言:“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于是,努尔哈赤把目光盯上了来往于中原和后金之间进行贸易的山西商人,他用高额的利,息来吸引晋商的巨额资金。
从狭隘的方面来说,商人的本质就是经商、赚钱,说不好听些,就是唯利是图。首先,兼顾的是利益,然后,才是责任,既然,你努尔哈赤给了我丰厚的利润,我为啥有钱不赚,至于江山社稷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于是,这些财富雄厚的晋商们很快选择了与努尔哈赤的合作,借给了努尔哈赤巨额的钱款。
努尔哈赤去世后,儿子皇太极继承汗位,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为山西商人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所折服,更垂涎于他们巨额的财富,继续用高额的利息来吸引他们。并且,承诺将来会给他们丰厚的回报,以此加深了与山西商人的密切联系。皇太极心里清楚,山西商人在中原的势力不可小觑,和山西商人合作,是最明智的选择。
于是,皇太极给山西商人提供便利条件,实行优惠政策,力挺他们经商,同时,也利用他们来为自己储备了大量的军用物资。甚至,还把他们中的一些人发展成为自己的势力,与明王朝为敌,随时监视明王朝的动向,替满清传递情报。在晋商无形的帮助下,满清的军队逐渐发展壮大,装备精良,粮草富足,入主中原势在必行。
终于,在明崇祯皇帝时,清军挥师南下,建立了统治全国的大清政权。
甚至,到了康熙中期,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部封建主骚乱期间,曾组织一部分汉族商人进行随军贸易。他们跟随清军,深入到蒙古草原各地,贩运军粮、军马等军需品,同时与蒙人做生意。这些“旅蒙商”绝大多数是清廷命名为“皇商”的山西商人,还有一部分是直隶(河北)等地的汉族商贾,为清军的军事行动保证了后勤之需。
当然,清政府也给予了这些商人独占其利的经商特权,使他们大获其利。清政府与商人这种非常形式的结托关系,自然对清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相当影响。
晋商之中的辉煌人物层出不穷,其中,涌现出了著名的八大家: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他们可谓是盛极一时的大富豪,这八大晋商曾得到雍正皇帝的接见,被封为“内务府黄商”。清朝为了回报这些为大清做出极大贡献的晋商,赋予了他们独享北部边境贸易的权力,继续着他们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满清灭亡明朝,晋商功不可没,正是晋商雄厚的财力,造就了满清悍勇无比的军队,可以说,没有晋商,就没有大清的天下。
所以说,把晋商比喻为“明朝的掘墓人”,是一点也不为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