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今江苏南京)。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举兵北伐。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惠宗皇帝北逃,后晋割让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生平故事
朱元璋颠沛流离的少年时代
1328年的一天,在濠州(现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农民朱五四家里,又诞生了一个男婴。传说男婴母亲刚怀孕时就梦见神灵给了她一颗药丸,放在手中闪闪发光,待吞服后,一下子就惊醒了,发现口中还有香气。男婴出生时,红光满室,夜如白昼,邻居看见后,以为是着火了,奔走救援,赶到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些神奇事件只是他当上皇帝后人们的杜撰。事实上,光看朱元璋的原名,就能猜测到:他的出生其实非常平凡。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意思是加上伯父家的4个堂哥,他前面已有7个兄长了。也就是说,他的名字在还没出生前就取好了,可见朱元璋父亲朱五四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男孩出生时的神奇之处。
虽然出生平凡,但朱元璋从小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当时正值元朝末年,钞法变更,物价飞涨,各地农民纷纷高举义旗。1343年,朱元璋的老家大旱,又遭遇蝗灾和瘟疫,人畜大批死亡,朱元璋的父亲、兄长和母亲也未能幸免,相继身亡,朱元璋幸存下来。
16岁的朱元璋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他想起幼年时曾许愿去凤阳皇觉寺当和尚,就剃度出家了。但是寺里全靠布施生活,大灾之年,哪来的布施?于是,朱元璋仅在寺里待了50多天,也没吃几顿饱饭,就又拿个破碗出来化缘了。当时的村民自己都食不果腹,哪还有东西施舍给外人?所以,朱元璋就用别人剩下的白菜帮子、菠菜叶、馊豆腐和剩锅巴做成菜汤填饱肚子。后来流行的相声段子“珍珠翡翠白玉汤”就是根据朱元璋的这段经历编的。
当时正是朱元璋从少年到青年的转折期,也是性格形成期。也许正是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使他变得坚强勇敢,也形成了残忍、猜疑的性格,这种自信又自卑的性格在他日后的执政表现上更为明显。
朱元璋心狠手辣的集权统治
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当时主张推翻元朝的白莲教信徒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就编造“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他们在河道中埋了一独眼石人,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动,就乘机在颍州(现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史称“红巾军起义”。
当时,在濠州起兵并接受刘福通领导的人叫郭子兴,而朱元璋的“发小”汤和正在郭子兴的军队中当一个小头目。汤和给朱元璋写信,邀他一同起义。于是,25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而去。
朱元璋作战勇敢,又略通文墨,深得郭子兴赏识。郭子兴提拔朱元璋为亲兵十夫长,还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他。此后,原来一起作战的兄弟都敬呼他为“朱公子”,朱元璋自己也觉得原来的名字“朱重八”太老土,就起了个官名“朱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从家乡招来700人,以这些人为班底,逐渐发展起来自己的队伍。到1355年郭子兴病死后,朱元璋已是郭子兴部队的左副元帅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任都元帅和右副元帅。不久,郭子兴的两个儿子战死,朱元璋就任大元帅,接管了郭子兴的部队。
随后,朱元璋按照“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击败陈友谅,擒杀张士诚,溺沉小明王(即韩林儿,韩山童之子)。1367年10月,中国南部基本统一,朱元璋又派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上征讨。北伐军节节胜利,朱元璋称帝的时机也到了。
1368年正月初四,应天府(现江苏南京)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这一年,朱元璋40岁。1368年8月,朱元璋的北伐军攻克元朝首都大都(现北京),元顺帝慌慌忙忙弃城北逃,元朝就此灭亡。此后,明朝军队又平定云南、辽东,除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之外,全中国基本上已归于明朝的统治之下。
坐上皇帝宝座的朱元璋既志得意满,又怕这一切只是黄粱一梦。所以他千方百计地集中皇权,其中一步就是废除了宰相制度。宰相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与皇权制衡的重要力量,使皇帝不能为所欲为。当时朱元璋的丞相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当上丞相后,专权用事,生杀予夺,一些大臣“争走其门”。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的罪名诛杀胡惟庸,被牵连而死的有3万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趁机废除丞相一职,朝廷政务由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由此皇权独揽。
解决丞相问题后,与宋太祖赵匡胤一样,朱元璋最大的忧虑就在于掌握军权的兄弟们。朱元璋没有像赵匡胤一样“杯酒释兵权”,而是直接采取了杀戮政策。1393年,他又兴“蓝党”大狱,借开国功臣蓝玉谋反之名,杀戮1.5万人。
太子朱标对朱元璋的做法很有意见,认为应该仁慈为本。朱元璋听后,一言不发,第二天,把太子叫到跟前,让他把一根长满刺的荆棘拿起来,太子试了几次,也无处下手。朱元璋对他说:你怕刺不敢拿,现在我把这些刺给你去掉了你再拿不是更好吗?现在我杀的这些人就是刺啊!
为了控制臣下,朱元璋还发展了特务制度。有一个叫钱宰的官员散朝回家,作了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没想到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就质问他,钱宰一听,想不到自己说的什么尽在皇帝掌握中,于是赶紧磕头谢罪。
朱元璋以罢除宰相、杀戮功臣、设锦衣卫、兴文字狱等手段,使得皇权大大地集中了,可以说,他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权力最大的皇帝。
朱元璋为什么不对外扩张侵略
朱元璋和平友好的外交策略
朱元璋虽然对功臣心狠手辣,但他在处理边疆问题和外交问题上却采取了一系列稳重渐进、和平友好的策略。
对边疆民族,朱元璋采取了“以德怀之”“因俗而治”的政策,如在西域设置卫所,开展茶马贸易;在西藏建立军政统治机构,尊崇藏传佛教;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即继续以当地族群的首领世袭地方官职。如此因地制宜的策略,减少了明朝在当地统治的矛盾。无论是西域、西藏还是西南,都通过朝贡贸易和茶马贸易来加强与明朝的联系。边疆地区的民众以马匹、玉石、兽皮等来换取他们的生活必需品,甚至为了使这种贸易常态化,私茶贸易也很盛行,这不但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且边疆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了。
在对外政策上,朱元璋一反元朝使用武力的做法,而采取和平的策略:“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他将朝鲜、日本、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泥等国列为“不征之国”,与这些国家保持和平友好关系。
其中与明朝关系最好的是朝鲜,问题最大的则是日本。朱元璋曾作过一首诗:“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讽刺日本君臣平时光着脚,说话像青蛙叫。不过这也表明朱元璋对日本不太了解。洪武初年,朱元璋曾派使臣出使日本,消除了日本国王的疑虑,日本当即派使臣来明朝,两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周边国家的朝贡,一方面满足了朱元璋“万国来朝”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也保持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畅通。但后期,因为防范倭寇,朱元璋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朝贡等政治活动除外)。海上丝绸之路受阻,对沿海民众的生计以及明朝的经济影响都很大。
衲衣、破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和黄袍、龙椅、后宫三千佳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无疑,这是一个逆袭和励志的故事,古往今来,只有朱元璋一人做到了。他是开国之君,自有一番新气象,革旧鼎新,整顿吏治,恢复和发展生产,最终创造了“洪武之治”。
虽有杀戮之过,但不掩开拓之功。也难怪,康熙帝要把他与唐宗宋祖比肩,称他开创的明朝“治隆唐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