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杀人无数,杀了一些该杀的人,也杀了一些不该杀的人。比如征讨吕布,扫平袁术,剿灭袁绍,安定张鲁,曹操的杀戮让混乱的中原终于能够一统,让奄奄待毙的小民终于有了喘息的时间。
曾经“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中原地区,在曹操的努力下又有了一丝人气,代价很沉重,但总算是以杀止杀,利大于弊。
曹操也凭此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虽然名为汉相,其实就是自己曹魏王朝的建立者。曹操杀掉反对派心中毫无愧疚,我们可以理解。
可是曹操有些做法却一直受到后人的抨击,比如杀害吕伯奢一家,杀杨修,杀崔琰等等。吕伯奢是推荐曹操为孝廉的恩人,杨修是汉末大才子,崔琰是名士,更选拔了许多人才来辅佐曹操,可是这些人都被曹操给杀了。
可是冤杀这些人,曹操依然心中没有愧疚。虽然误杀在先,可是吕伯奢回家之后必然翻脸成仇,为了生存,为了活命,曹操只能选择先下手为强。
杨修那人恃才傲物,可是这个并不足以让曹操杀他,关键是杨修挟持曹植,妄议朝政,又是死对头袁绍的外甥,为保证曹丕能够顺利继承自己的基业,杀掉杨修又有何不可。
而崔琰是河北名士,袁绍被灭之后归顺曹操,曹操委以重任,可是当曹操册立太子时,百官都是密封奏折,唯独崔琰公开上书,支持曹丕。
曹操觉得崔琰看似大公无私,可是却公开抛弃自己的侄女婿曹植,是否有沽名钓誉之嫌呢?而当曹操私下运作,要加封自己为魏王的时候,崔琰又不合时宜的写了一份信,让曹操觉得崔琰在嘲讽自己。
当曹操觉得这个人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统治的时候,那他的屠刀会毫不客气的挥起,就算是曹魏首功大臣荀彧也在所难免,就更不要说崔琰了。
何曹操在临时之时,回首一生,那些杀伐征战,那些官场沉浮在曹操眼里都是过眼烟云,自己毫无遗憾,为何唯独对子脩的母亲心有愧疚呢?
曹操口中的子脩,其实就是曹操的长子曹昂。曹昂很有出息,20岁时就被推荐为孝廉,之后追随曹操南征北战,后来在征讨张秀的时候战死。关于曹昂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个是曹昂的地位。在曹操心中,曹昂是他事业的第一继承人。在多年之后,曹丕登基称帝曾经公开说:“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在曹丕眼中,大哥曹昂年纪轻轻就被推举为孝廉。
成为父亲的首先继承人,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而曹昂在197年去世,去世时年纪肯定超过20岁,那出身当在177年前,而曹操次子曹丕出生于187年,也就是说曹操在长子曹昂出生至少十年,没有第二个儿子。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曹操一直要把侄子曹安民带在身边了。而曹昂也因为自己的优秀,因为多年是曹操的独子,曾经给予曹操很多的安慰和希望。
二是曹昂之死。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在贾诩的撮合下,张绣投降了曹操。曹操很得意,进入张绣地盘后老毛病又犯了,听说张绣的寡居的婶婶很漂亮,就派人带到军营中。
曹操和自己的婶婶搞在一起的消息传到张绣耳中,张绣很恼火,经常向身边的发牢骚。而这些抱怨也传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就做准备干掉张绣,可是却被张绣发觉抢先下手攻打曹操。
曹操措手不及大败而逃。在逃亡时,曹操的战马死掉了,曹昂主动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自己步行保护父亲。曹操是活着逃离了,可曹昂却死在张绣的刀下。
曹昂的死让曹操很悲痛,可是还有一个人比曹操更伤心,那就是曹操的结发妻子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