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汉朝历史 > 新莽六书

新莽六书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3
0

新莽六书指西汉晚期、王莽时期提倡复古而倡行的六体书。

简介

新莽六书包括:古文(即蝌蚪文)、奇字(一说是大篆)、篆书(秦篆)、佐书(即隶书)、缪篆(即摹印,王莽后改名)、鸟虫书,可分成古代文献文字、通用文字与应用文字等。

古文为孔壁经书的战国文字,奇字是有非孔壁古文的战国文字,均属古代文献文字。王莽为了拉抬古文经学的地位,所以将古文及奇字分列六书的前二位。

篆书即秦朝小篆、佐书即秦朝隶书,为新莽时期的通用文字,两个都广泛运用,一般日常文书也是用佐书。

缪篆为小篆变体,较为权威、庄重的场合使用,如铜器、印章、石刻、货币、瓦当等;鸟虫书即秦体虫书,用于旗帜和符信,与缪篆都是应用文字。

明细

古文字特别是两汉、新莽时期的文字材料的陆续大量出土,为秦汉、新莽时期文字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古文由殷周古文发展而来,经西周末年《史籀篇》的总结,在春秋战国东土各国独立又相互影响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形成不同的风貌,致使文字异体、异构现象纷繁复杂。到秦时中断,西汉时又以文献的方式出现,新莽时期,为了拉抬古文经学的地位,相应抬升了古文及奇字的地位,将之分列六书的前二位。

古文、奇字均属古文献用字。

篆书、佐书,直承秦小篆、隶书系统,为新莽时期的通用字体。两者都广泛运用于各种用途。较为权威、庄重的场合多用篆书,如铜器、印章、石刻、货币、瓦当等;日常文书则多用隶书,如简牍等。

缪篆、鸟虫书都是通用文字——篆书在特殊场合的应用,属应用字体。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记新莽六书称:“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形体平方匀整,饶有隶意,而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具绸缪之义,故名。清代桂馥《缪篆分韵)则将汉魏印采用的多体篆文统称为“缪篆”。亦称“摹印篆”。

汉印的字体,有缪篆、鸟虫书和隶书三种。缪篆是主体,占了绝大多数;鸟虫书只用于少数印章;隶书仅见于陪葬用的石印。

新莽六书中的鸟虫书与先秦那些富有装饰意味的鸟虫书名同实异。它没有用鸟,虫,鱼等具体的物象对字体进行装饰,它的形成与科斗文的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自然的书写中由于毛笔的特性使其笔画带有某些物象,其字法结构都符合当时的正体篆书。

它们在跟随通用文字发展的历程中,又直承前代相应字体的独有发展体系,由于特殊的目的和材质的要求以及相对独立的发展系统致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字体风格。

通过对新莽印章文字结构的分析,以及其与小篆、隶书、摹印的对比,我们认为缪篆的字体风格为平直方正、屈曲填满,且其风格也正是其得名的原因所在。

新莽时期鸟虫篆出土材料不多见,一般认为“张掖督尉柴信”是其代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新莽六书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