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年是一个年份,即唐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开成五年。
840年历史大事
唐文宗李昂崩
开成五年(八四0)正月四日,文宗李昂崩。文宗,原名涵,穆宗次子,元和四年(八0九)生。长庆元年(八二一)封江王。宝历二年(八二六)十二月,敬宗被宦官刘克明等弑死,矫制立绛王悟。枢密使王守澄等率禁军诛绛王,拥立涵,即位后,改名昂。文宗即位之初,以裴度、韦处厚主持朝政,释放宫女,减省教坊、翰林等冗员,停宦官新加衣粮,将御马坊场所占田归还有关部门,罢诸道进奉宣索等前朝弊政,励精图治,颇欲有所作为。太和(八二七—八三五)初,平定横海(今河北沧州东南)李同捷叛乱,打击割据藩镇嚣张气焰。当时,牛李两党已经形成,文宗先于太和三年、四年任用李宗闵、牛僧孺为相,牛党在处理河朔藩镇问题上,姑息迁就,承认现状;在处置吐蕃维州守将降唐一事时,同样条取退让对策,遂为李党指责。文宗亦不满,罢僧孺、宗闵相位。七年,拜李德裕为相。九年,同时罢黜双方党羽。对于牛李党争,文宗深为厌恨,曾力图解决,但终无良策,曾感慨说:“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文宗对宦官废立君主、专权跋扈亦极不满。太和四年,他与宰相宋申锡密谋,企图诛除宦官,但被宦官觉察诬告,次年,申锡被贬。九年,文宗又重用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但再次遭受惨败。甘露之变失败后,文宗几乎被宦官软禁,自比周赧、汉献,再也不可能有所作为,终日忧郁不乐,遂病而卒,年三十三岁。
武宗即位
开成五年(八四0)正月,文宗病重。二日,诏立颖王瀍(穆宗第五子)为皇太弟,代理国政。以太子成美(敬宗子)年幼,仍封陈王。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召宰相杨嗣复、李珏至禁中,欲奉太子监国。神策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以太子成美之立,功不在己,言称太子年幼多病,当重议所立。当夜,仇士良、鱼弘志率兵至十六宅,迎颖王李瀍赴少阳院。随后,百官进见颖王于东宫思贤殿。四日,文宗卒于太和殿。六日,仇士良言于颖王,赐杨贤妃(安王母)、安王溶(穆宗第八子)、陈王成美死。十四日,颇王即位,年二十七,是为武宗。
义武军乱,平之
开成五年(八四0)八月,义武(今河北定县)军乱,逐节度使陈君赏。君赏召募勇士数百人,攻入定州城,尽诛作乱士卒,州城遂定。
黠戛斯攻灭回纥
唐初,伊吾(今新疆哈密)之西,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之北,有结骨部落(原名坚昆),后改名黠戛斯,乾元(七五八—七五九)年间,被回纥击败。其酋长阿热,建牙帐于青山(今苏联叶尼塞河上游西)。黠戛斯部落勇悍,吐蕃、回纥常常贿赂其酋长,授以官职,及后回纥渐衰,阿热自称可汗。回纥遣其宰相率兵击阿热,屡为其所败。开成四年(八三九),回纥宰相掘罗勿杀彰信可汗,立嗑及特勒为汗。其别将句录莫贺引黠戛斯十万骑兵。五年,大破回纥,杀嗑及及掘罗勿,焚其牙帐。回纥诸部逃散。宰相及职、特勒厖等十五部落西逃投葛逻禄,另一支投奔吐蕃,一支逃奔安西(今新疆库车)。可汗兄弟温没斯等,及其宰相赤心、仆固、特勒那颉啜,各率其部落抵达天德军(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北)塞下,与杂胡贸易为生,并请求内附。十月十四日,天德军使温德彝上奏,称回纥溃兵侵逼西受降城(今内蒙五原西北),百姓恐惧不安。诏振武(今内蒙和林格尔北)节度使刘沔屯兵防备。
杨嗣复、李珏罢相
开成五年(八四0)正月,左神策中尉仇士良等欲拥立颖王李瀍继位,宰相杨嗣复、李珏颇持异议。五月四日,杨嗣复罢为吏部尚书。八月廿七日,李珏罢为太常卿,贬桂管(今广西桂林)观察使。杨嗣复贬湖南观察使。
李德裕拜相
开成五年(八四0)八月,宰相杨嗣复、李珏罢相外贬,召淮南(今江苏扬州)节度使李德裕入朝。九月一日,德裕至京,四日,拜为门下待郎、同平章事。
日僧圆仁抵达长安
开成四年(八三九)二月,日僧圆仁一行四人从扬州出发,乘船北行。六月至淄青文登县(今山东),滞留赤山新罗院过冬。五年二月,由文登出发西行,四月底到达五台山(今山西)。圆仁遍巡五台诸寺,请高僧决佛理疑难。七月初南下,经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渡河,八月廿二日抵达长安。圆仁被唐政府安排住资圣寺,访求青龙、兴善、兴唐等寺院高僧学习佛法,决难释疑。在此期间,圆仁和弟子还抄写佛经多部,并参加长安诸多节日礼仪活动。会昌五年(八四五),武宗废佛,圆仁因无祠部牒,被判还俗。后得左神策押衙李元佐帮助,取得公验,于五月十六日离京。
崔珙奏增江淮茶税
开成五年(八四0)十一月,盐铁转运使崔珙奏增江淮茶税,茶商所过州县皆征重税,甚至掠夺商人舟船、车辆,致使茶叶露积雨中。诸道设置邸店收税,称为“拓地钱”,由此私贩日益增多。
仇士良请荫其子官爵
开成五年(八四0)十一月,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兼内谒者监仇士良请以开府爵位荫其子为千牛备身。给事中李中敏判曰:“开府仪同三司系从一品爵位,理应荫子;然谒者监为宦官职务,何能有儿?”士良大为怨恨,宰相李德裕亦以中敏为杨嗣复党羽,遂出中敏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刺史。
余知古撰成《渚宫故事》
文宗朝(八二七—八四0),余知古撰成《渚宫故事》(一作《渚宫旧事》)十卷。该书记荆楚史事,起自周文王时臣僚鬻熊(楚开国君主熊绎曾祖),迄于唐末。宋代仅存前五卷。元陶宗仪《说郛辑录》十余条。
柳璟撰成《续唐皇室图谱》
文宗朝(八二七—八四0),柳璟奉诏撰成《续唐皇室图谱》十卷。柳璟,字德辉,河东(今山西太原南)人。宝历元年(八二五)登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度支员外郎。开成(八三六—八四0)初,以库部员外郎知制诰,迁翰林学士。五年,拜中书舍人。官终郴州(今湖南)刺史。其祖父柳芳曾按唐初以来宗正谱牒撰《永泰新谱》二十卷。璟奉诏续作德宗以后谱牒,附于前书之后。
840年史料记载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五年(庚申,公元八四零年)
春,正月,己卯,诏立颍王瀍为皇太弟,应军国事权令句当。且言太子成美年尚冲幼,未渐师资,可复封陈王。时上疾甚,命知枢密刘弘逸、薛季陵引杨嗣复、李珏至禁中,欲奉太子监国。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以太子之立,功不在己,乃言太子幼,且有疾,更议所立。李珏曰:“太子位已定,岂得中变!”士良、弘志遂矫诏立瀍为太弟。是日,士良、弘志将兵诣十六宅,迎颍王至少阳院,百官谒见于思贤殿。瀍沉毅有断,喜愠不形于色。与安王溶皆素为上所厚,异于诸王。辛巳,上崩于太和殿。以杨嗣复摄冢宰。癸未,仇士良说太弟赐杨贤妃、安王溶、陈王成美死。敕大行以十四日殡,成服。谏议大夫裴夷直上言期日太远,不听。时仇士良等追怨文宗,凡乐工及内侍得幸于文宗者,诛贬相继。夷直复上言:“陛下自籓维继统,是宜俨然在疚,以哀慕为心,速行丧礼,早议大政,以慰天下。而未及数日,屡诛戮先帝近臣,惊率土之视听,伤先帝之神灵,人情何瞻!国体至重,若使此辈无罪,固不可刑;若其有罪,彼已在天网之内,无所逃伏,旬日之外行之何晚!”不听。辛卯,文宗始大敛。武宗即位。甲午,追尊上母韦妃为皇太后。
二月,乙卯,赦天下。
丙寅,谥韦太后曰宣懿。
夏,五月,己卯,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嗣复罢为吏部尚书,以刑部尚书崔珙同平章事兼盐铁转运使。
秋,八月,壬戌,葬元圣昭献孝皇帝于章陵,庙号文宗。
庚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珏坐为山陵使龙輴陷,罢为太常卿。贬京兆尹敬昕为郴州司马。
义武军乱,逐节度使陈君赏。君赏募勇士数百,复入军城,诛乱者。
初,上之立非宰相意,故杨嗣复、李珏相继罢去,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九月,甲戌朔,至京师。丁丑,以德裕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庚辰,德裕入谢,言于上曰:“致理之要,在于辩群臣之邪正。夫邪正二者,势不相容。正人指邪人为邪,邪人亦指正人为邪,人主辩之甚难。臣以为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故正人一心事君,而邪人竞为朋党。先帝深知朋党之患,然所用卒皆朋党之人,良由执心不定,故奸邪得乘间而入也。夫宰相不能人人忠良,或为欺罔。主心始疑,于是旁询小臣以察执政。如德宗末年,所听任者惟裴延龄辈,宰相署敕而已,此政事所以日乱也。陛下诚能慎择贤才以为宰相,有奸罔者立黜去之,常令政事皆出中书,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又曰:“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至祸败。兹事大误,愿陛下以为戒!臣等有罪,陛下当面诘之。事苟无实,得以辩明;若其有实,辞理自穷。小过则容其悛改,大罪则加之诛遣,如此,君臣之际无疑间矣。”上嘉纳之。
初,德裕在淮南,敕召监军杨钦义。人皆言必知枢密,德裕待之无加礼,钦义心衔之。一旦,独延钦义,置酒中堂,情礼极厚。陈珍玩数床,罢酒,皆以赠之,钦义大喜过望。行至汴州,敕复还淮南,钦义尽以所饷归之。德裕曰:“此何直!”卒以与之。其后钦义竟知枢密;德裕柄用,钦义颇有力焉。
初,伊吾之西,焉耆之北,有黠戛斯部落,即古之坚昆,唐初结骨也,后更号黠戛斯。乾元中为回鹘所破,自是隔阂不通中国。其君长曰阿热,建牙青山,去回鹘牙,橐驼行四十日。其人悍勇,吐蕃、回鹘常赂遗之,假以官号。回鹘既衰,阿热始自称可汗。回鹘遣相国将兵击之,连兵二十馀年,数为黠戛斯所败,詈回鹘曰:“汝运尽矣,我必取汝金帐!”金帐者,回鹘可汗所居帐也。及掘罗勿杀彰信可汗,立馺,回鹘别将句录莫贺引黠戛斯十万骑攻回鹘,大破之,杀馺及掘罗勿,焚其牙帐荡尽,回鹘诸部逃散。其相馺职、特勒厖等址五部西奔葛逻禄,一支奔吐蕃,一支奔安西,可汗兄弟嗢没斯等及其相赤心、仆固、特勒那颉啜各帅其众抵天德塞下,就杂虏贸易谷食,且求内附。冬,十月,丙辰,天德军使温德彝奏:“回鹘溃兵侵逼西城,亘六十里,不见其后。边人以回鹘猥至,恐惧不安。”诏振武节度使刘沔屯云迦关以备之。
魏博节度使何进滔薨,军中推其子都知兵马使重顺知留后。
萧太后徙居兴庆宫积庆殿,号积庆太后。
十一月,癸酉朔,上幸云阳校猎。
故事,新天子即位,两省官同署名。上之即位也,谏议大夫裴夷直漏名,由是出为杭州刺史。
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兼内谒者监仇士良,请以开府廕其子为千牛,给事中李中敏判云:“开府阶诚宜廕子,谒者监何由有儿?”士良惭恚。李德裕亦以中敏为杨嗣复之党,恶之,出为婺州刺史。
十二月,庚申,以何重顺知魏博留后事。
立皇子峻为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