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20年是辛丑年,周慎靓王元年,此时是中国的战国时期。
1、公元前320年齐威王死
齐威王三十七年(前三二0),齐威王因齐去世。齐威王是战国时其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即位之初,就任用邹忌为相,进行政治改革,推行法家政策,先用贤才,修明法律,虚心纳谏,使齐国在政治、经济方面都有新气象,朝廷中聚集了一批贤臣良将。齐威王时,齐国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两次战役中大败魏军,成为东方军事强国,齐威王晚年,相国田婴专权,一度产生变乱,齐国发展受到影响。其子辟彊即位,是为齐宣王。
2、公元前320年燕赵勺梁之战
燕王哙元年、赵武灵王六年(前三二0),燕国攻赵、包围赵的浊鹿(今河北涞源北)。赵武灵王率领和代国之兵前往救援,在勺梁(今河北唐县东南)与燕军交战,打败燕军。
3、公元前320年文化纪事
孟子约于本年或公元前322至魏(梁)见惠王。
杂谭逸事:
秦惠文王伐义渠
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三二0),秦国再次攻打义渠部族,攻占郁郅(今甘肃庆阳)。
秦惠文王北游
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五二0),秦惠文王北游,到达戎族地区,观览了北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内西北、东南走向的段黄河)。
卫侯贬号为君
卫国处于几个争战不已的大国之间,国土逐渐被侵削,到卫孝襄侯时,只剩下国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附近地区,因此卫孝襄侯在即后第五年(前三二0),贬号为君,称卫嗣君。
齐貌辨请复田婴相职
齐威王晚年,相国田婴专权,一度酿成国人变乱,要驱逐田婴。齐宣王即位后,与田婴不合,因此不再任用田婴为相,田婴遂回到封邑薛(今山东滕县东南)。田婴平素与齐貌辨友善,齐貌辨为人多有过失,田婴的门客士尉、儿子田文都曾劝田婴疏远之,田婴不为所支,仍然善相款待,让他住上等客舍,还让长子待奉他,早晚进献饭食。田婴免相回薛,齐貌辨也随同去薛,不久,他请求为田婴游说齐宣王。田婴知宣王很厌恶自己,齐貌辨去游说,会受牵连而被处死,因此不同意他去。齐貌辨表示,已置生死于度外,一定要为田婴尽力,以报其善待之恩,便前往国都,齐宣王怒颜相见,指责他与田婴的关系非同一般,不愿听他为田婴游说。齐貌辨承认受到田婴喜爱,但并非言听计从,有两事可证,一是齐宣王辟彊为太子时,齐貌辩认为太子面相不仁,将来会不利于田婴,劝他废掉辟彊,改立效师为太子,田婴却哭泣着说:我不忍心这样做。二是这次田婴回到薛邑后,楚将昭阳要用几倍于薛邑之地与田婴交换,齐貌辨劝说他同意,但田婴说薛邑为先王赐之地,现在虽然受到冷遇,但不能对不起先王;而且先王宗庙犹在薛邑,决不能让给楚国。齐宣王听后很受感动,让他请田婴回来,继续任其为相国。田婴认为齐宣王不过出于一时感恩之念,并非真的信任,故借口有病,推辞不就。
4、公元前320年储子相齐
齐宣王即位后,罢免田婴相职。其后,经齐貌辨游说,又想再任田婴为相国。田婴便借口有病,推辞不受。不久,齐宣王任用储子为相国。
5、公元前320年魏惠王招贤
魏惠王晚年,魏屡战屡败,马陵之战损失尤为惨重,太子申被俘,将军庞涓战死;后又被秦国侵夺大片领土,国力衰弱。魏惠王自觉愧对祖先,想扭转颓势,再度振兴魏国,遂不令广招贤者。各地贤能之士闻讯,纷纷来到魏国,著名学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等均在其内。魏惠王改任公孙衍为相国,实行合纵抗秦的政策。魏惠王不久即去世,宏图未展。
6、公元前320年孟轲见魏惠王
孟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曾跟随子思的门人求学,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家。宋王偃在位时,他曾游历宋国、滕国。魏惠王晚年,因屡为秦国所败,国势衰弱,故下令广招贤者,欲重振魏国。孟轲闻讯前往。魏惠王询问孟轲如何使魏国有利?孟子说,如果国君只考虑如何对国家有利,大夫只考虑如何对家族有利,士人百姓只考虑如何对自己有利,从上到下交相争利,那么国家就危险了。他建议魏惠王不要带头讲“利”,只要追求仁义就行了;臣民有了仁,就不会把亲长记到一边,有了义,就不会不为国君尽心尽力。他还用古代贤君公凭百里之地,便取得天下为例,劝说魏惠王不要因国家受挫而丧失信心。他还建仪,推行“仁政”首先要“制民之产”,使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宅边种桑树,家中养鸡、犬、豕等家畜,过上饱食暖衣的生活,五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织品穿,七十岁以上的人有肉吃;在此基础上,加强学校教育,宣扬孝悌之道,就可以逐步实现“王天下”和“仁政”来完成统一事业,但他的学说未被采用。
7、公元前320年公孙衍相魏
张仪任魏国相国,主张与秦联合,由秦国攻打韩国三川郡(辖有今黄河以南,河南灵宝以东,中牟以西及北汝河上游地区),魏国攻打韩国南阳(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然后灭掉韩国,瓜分其土地,魏惠王对他极为信任。魏将公孙衍认为,张仪之策对自己不利,所以派人去韩国游说公叔,将张仪联合秦、魏攻韩的计划告诉公叔,说魏惠王信任张仪,无非是想得到韩国土地,与其使韩国在秦魏夹下丧土亡国,不如主动向魏表示归顺,并归功于公孙衍,从而使魏惠王信任公孙衍而不用张仪,秦、魏联合攻韩的阴谋就一定会破产。公叔认为他的主意对韩国有利,便劝说韩宣惠王派人向魏表示归顺,并归功于公孙衍。魏惠王果然因此更加信任公孙衍,疏远张仪。由于张仪在魏国实行与秦连横的策略,对其它各国构成威胁,齐、楚、燕、赵、韩五国遂支持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在五国的支持下,魏惠王改任公孙衍为相国,将张仪逐回秦。惠施闻讯,也回到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