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3年,戊子年,周显王三十六年,此时是中国的战国时期。
一、亚洲
1、战国时期,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筑城石头山(今清凉山)。在石头山设金陵邑,南京自此始称金陵。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利用齐、越矛盾,发兵讨伐占据着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越国。越王被杀,其宗室子弟互不统属,皆臣服于楚。此前吴灭于越,越又被灭于楚,故吴越之地均归属于楚之疆域。据长江大学魏昌在《楚国史》中考证,越人与楚人同源,芈姓,最早生活在古云梦泽的杨水流域,后来因战乱迁诸长江三角洲一带以及华南广阔区域内,被称之为“百越”;楚灭越之后,越人归降之兵因来自于楚国的“东地”或“东国”,因而被称之为“东地兵”。
2、固关长城开始修建。固关长城依山逶迤,地势险要,与著名的娘子关、旧关共成鼎足之势,为历代军事要塞。
固关长城是在公元前333年(赵肃侯17年)修筑的赵长城基础上,于明代万历17年(公元1589年)再次修复,成为明代都城第一道防线。现存长城为明代长城,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现存遗址有:南段新关经将军塔到白灰村(?最后一个字可能有误)段7000米,北段固关经岭后底到娘子关嘉峪沟段13000米的石砌内长城,全部依山而建。
3、楚威王七年,围齐徐州,大败齐将申缚,败齐军。
4、韩昭侯子宣惠王(威侯)立。
5、公元前333年,燕文公子易王立。齐国趁燕国的丧事攻取了燕国十城。苏秦劝说齐王,指出燕王是秦王的女婿,归还十城可以交好秦、燕两国。于是齐王归还了燕国城池。详见《苏秦列传》及《战国策·燕策》。
6、犀首为大良造,张仪为客卿。公元前333年,魏国人张仪到了秦国,制定了分化六国的“连横亲秦”的策略。六国“合纵抗秦”联盟烟消云散。
二、西方
公元前333年希腊占领巴勒斯坦,实行军事统治,文化侵略,宗教未受干涉。
公元前333年夏,亚历山大的军队在伊索斯城附近和波斯军队发生了第一次激战。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领大军迂回到亚历山大的后方,利用优越地形摆开阵势,准备以逸待劳。亚历山大集中优势兵力,以神速行动,直捣波斯军的中锋。大流士三世首先害怕起来,弃车上马,仓惶而逃,甚至把自己的弓、盾和王袍都扔掉了。主帅临阵脱逃,一下子使中军动摇,全军迅速崩溃。亚历山大占据了大流士的军营,掳获了大批武器、财宝。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都成了俘虏。当亚历山大见到大流士的豪华营帐时,赞不绝口,惊叹:“这样才像个国王!”
三、公元前333年大事记
1、韩宣惠王继立
韩昭侯三十年(前三三三),韩昭侯去世,太子继位。第八年(前325)改称王号,为韩宜惠王。
2.公孙衍任大良造
秦惠文王五年(前三三三),秦王起用公孙衍为大良造。公孙衍号犀首,是魏国阴晋(今陕西阴东)人。魏国担心公孙衍任秦大良造,会对自己不利,便于次年将阴晋献给秦国,与之修好,秦国将其改名为宁秦。阴晋位于华山之北、河曲之南,是通向函谷关、东进中原的要道,魏国将它献给秦,虽然得到短暂和平,却留下巨大的隐患;秦国掌握了向东扩张的通道。
3.赵筑南长城
魏与齐在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会盟,相互称王,轻视天下诸侯,引起与之接壤的赵国不满与恐慌。齐、魏徐州相王的次年(前三三三),赵国出兵攻魏,包围黄城(今河南内黄西),未能攻克。此年,楚国向齐国发起进攻,赵国也发兵配合,取得徐州之役的胜利。为防御齐、魏两大国的进攻,赵国将原漳水、滏水(今滏阳河)的堤防工程连接扩建成南长城:西起今河北武安西南,沿漳水、滏水间东南行,至今磁县西南折向东北行,东至今肥乡南地。
4.楚齐徐州之战
齐、魏两大国在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会盟,相互尊上王号,轻视天下诸侯,引起各国不满,楚国更感到不能容忍,楚威王七年、齐威王二十四年(前三三三),楚威王亲率大军攻齐,包围齐国的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与楚国交好的鲁国也发兵助攻。对此,齐威王很忧虑,他采张丐的建议,派他劝说鲁国退兵,同时加紧与魏国的联系,争取救援。张丐抓住小国无力与大国单独对抗的弱点劝说鲁君,与其在交战前站在某一方,去冒胜负得失难料的风险,不如等两大国交战后再随强击弱。鲁君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便率师退走。魏国因马陵之战败于齐国,太子申被杀,时刻想要报仇,只是屡败之后国力受损,便采取尊齐君为王以激怒楚威王,借楚国之力,向齐国报仇的策略。楚、齐效战,正合魏国之意,因此魏国明里让董庆作人质,与齐国相约共同击楚,暗中则派使者到楚,表示站在楚国一方。齐威王见鲁师已退,魏人又表示相助攻楚,便派申缚带兵与楚交战,但魏国并未出约出兵,齐国大败。齐相田婴对魏国违约十分愤怒,想杀死作人质的董庆。有人劝田婴,楚国大败齐军,并未深入进攻,就是怕魏国从后方夹击;如果杀死董庆,等于告诉楚国;魏国不会来救助齐国,魏国则会因人质被杀而大怒,转而与楚国联合,那样齐国就危险了。因此,不如继续与魏国保持友善关系,使楚国生疑而不改深入进攻。田婴听从其劝说。楚威王虽然未再继续进攻,但对助成齐、魏相王的田婴十分恼恨,必欲将他驱逐出国。齐臣张丑闻讯后,前去见楚威王,给他分析了驱逐田婴的利害关系:田婴被逐后,就会让有作为的田盼继任齐相。田盼必然要重整士卒与楚交战。楚威王听后,打消了驱逐田婴的念头,班师回国。
四、公元前333年通鉴记载
显王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三三三年)
楚王伐齐,围徐州。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且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文公从之,资苏秦车马,以说赵肃侯曰:“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秦之所害亦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议其后也。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蚕食之,傅国都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则祸中于赵矣。臣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秦必破矣。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秦成则其身富荣,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以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愒诸侯,以求割地。故愿大王熟计之也!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为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上,通质结盟,约曰:‘秦攻一国,五国各出锐师,或桡秦,或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共伐之!’诸侯从亲以摈秦,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肃侯大说,厚待苏秦,尊宠赐赉之,以约于诸侯。会秦使犀首伐魏,大败其师四万馀人,禽将龙贾,取雕阴,且欲东兵。苏秦恐秦兵至赵而败从约,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
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仪游诸侯无所遇,困于楚,苏秦故召而辱之。仪怒,念诸侯独秦能苦越,遂入秦。苏秦阴遣其舍人赍金币资仪,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舍人辞去,曰:“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激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也。”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于是苏秦说韩宣惠王曰:“韩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韩王从其言。苏秦说魏王曰:“大王之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輷?訇殷殷,若有三军之众。臣窃量大王之国不下楚。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乃听于群臣之说,而欲臣事秦。愿大王熟察之。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以大王之诏诏之。”魏王听之。
苏秦说齐王曰:“齐四塞之国,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菑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不待发于远县,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斗鸡、走狗、六博、阘鞠。临菑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夫韩、魏之所以重畏秦者,为与秦接境壤也。兵出而相当,不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则国已危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今秦之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经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则秦之不能害齐亦明矣。夫不深料秦之无奈齐何,而欲西面而事之,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宝,臣是故愿大王少留意计之。”齐王许之。乃西南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六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其势不两立。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以孤秦。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诏。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大王何居焉?”楚王亦许之。于是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车骑辎重拟于王者。
齐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召而复之。
燕文公薨,子易王立。
卫成侯薨,子平侯立。
五、公元前333年逝世
1、韩昭侯死,在位三十年。韩昭侯 (?——前334年)是韩懿侯的儿子,韩国名君。公元前363年——公元前334年在位。公元前359年,韩国将平丘(今河南省封丘东)、户牖(今河南省兰考北)、首垣(今河南省长垣东北)及驰道(马车交通线)给予魏国,魏国将原为韩国的轵道(太行山的交通要道,今河南省济源西北)及鹿(今河南省汤阴南)给予韩国。史称“韩魏易地”。
2、燕文公死,在位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