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30年:周襄王二十二年,鲁僖公三十年,秦穆公三十年,陈共公二年,蔡庄侯十六年,郑文公四十三年,宋成公七年,楚成王四十二年,齐昭公三年,晋文公六年,燕襄公二十八年,卫成公五年,曹共公二十三年,杞桓公七年
1、公元前630年,狄攻齐。
2、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退秦师,秦、郑结盟,晋退兵。
公元前630年,晋于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军,成为中原诸侯盟主。原追随楚的郑国遂转而附晋。但时隔不久,郑又暗中与楚修好。晋文公为巩固其霸权,于二十三年春对郑发动试探性进攻,以观察其防御状况。九月,晋文公、秦穆公分率两国军队入郑。晋军驻函陵(今河南新郑北),秦军驻泛南(今河南中牟南)。郑文公采用离间策略,遣大夫烛之武夜缒出城,赴秦军中进见秦穆公,向其指出:秦、郑两国相距甚远,郑若亡国仅利于晋而无益于秦,而晋国实力增强必将对秦构成威胁。秦穆公认为烛之武言之有理,遂与其结盟后领兵回国。秦将杞子、逢孙、杨孙奉命率一部秦军驻新郑,助郑加强防务。晋将狐偃怒秦军背叛,建议晋文公攻击秦军。晋文公为维护秦晋联盟,未予采纳,亦撤兵回国。
前630年,周襄王22年,郑文公43年,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狄间晋之有郑虞也,夏,狄侵齐。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秦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戌之,乃还。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3、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的领袖那波帕拉萨尔乘亚述帝国内乱之机,发动了反抗亚述统治的起义,并于公元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后来与在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结成联盟,共同进攻亚述帝国,最后在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消灭亚述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