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汉末三国时期,不杀降卒的分别是哪些武将?

汉末三国时期,不杀降卒的分别是哪些武将?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
0

汉末三国时期投降是常有的事,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攻打樊城曹仁,曹操派于禁督七军三万多人救援曹仁,结果遇到一场连绵秋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被淹没,关羽乘船进攻于禁军,于禁战败被俘后投降,关羽随即俘虏了于禁七军三万多人。

关羽抓住了于禁,没有杀害于禁,俘虏了于禁七军三万多人,也没有杀害这些降卒,而是把这三万多降卒押送到荆州关押起来,还因为降卒多,粮食不够吃,关羽擅自抢了孙权在湘关的粮食。

相比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项羽坑杀秦国二十万降卒,而关羽不杀降卒,非常值得称赞。

那么,除了关羽不杀降卒,三国还有哪些名将不杀降卒呢?这里的不杀降卒,指的是在战场上击败了对手之后,不杀降卒。

第一位张辽。

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辽在平定陈兰和梅成叛乱的时候,杀了陈兰,俘虏了陈兰的军队,但是,张辽没有杀害这些降卒。

《三国志张辽传》记载: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

这一战,张辽受到了曹操的赞赏,还被曹操授予了假节的权力。张辽只杀贼首,不杀降卒,值得肯定。

第二位,于禁。

于禁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于禁在平定陈兰、梅成叛乱的时候,梅成率领三千余部下投降了于禁,而于禁没有杀害这些降卒,不过,后来梅成又叛变了,最终,梅成和陈兰被张辽斩杀。

《三国志于禁传》记载:后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禁到,成举众三千馀人降。既降复叛,其众奔兰。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禁运粮前后相属,辽遂斩兰、成。

这一战,于禁没有杀害降卒,也值得肯定,尽管后来梅成又复叛了。不过,于禁后来按照军法,斩了向他投降的昌豨,是其一短。

第三位,夏侯渊。

夏侯渊是曹魏宗族大将,也是曹操西部军事战线的统帅,夏侯渊和于禁平定昌豨叛乱的时候,昌豨的十余座营寨投降了夏侯渊和于禁。

《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昌豨反,遣于禁击之,未拔,复遣渊与禁并力,遂击豨,降其十馀屯,豨诣禁降。

夏侯渊和于禁没有杀害昌豨这些降卒,不过,后来夏侯渊有过屠城的记录,是其一大缺点。

第四位,徐晃。

徐晃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夏侯渊和徐晃平鄜、夏阳贼的时候,斩杀了梁兴,受降三千余户。

《三国志徐晃传》记载:太祖还鄴,使晃与夏侯渊平鄜、夏阳馀贼,斩梁兴,降三千馀户。

徐晃和夏侯渊杀了贼首,但没杀害百姓,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后来夏侯渊督徐晃讨伐太原贼的时候,斩贼帅商曜,并下令屠城。

《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督徐晃

击太原贼,攻下二十馀屯,斩贼帅商曜,屠其城。

屠城是夏侯渊和徐晃一短,也许徐晃是被夏侯渊的命令所逼,但毕竟也是屠城,比杀降更可怕。

综合以上,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做到没有杀降的,这几位当中只有张辽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汉末三国时期,不杀降卒的分别是哪些武将?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