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两晋历史 > 东晋著名将领桓温是为何忧郁而死?

东晋著名将领桓温是为何忧郁而死?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根据《晋书》记载,桓温是东汉大儒桓荣之后。 但据历史学家田余庆考证,桓温的高祖(或高伯祖、高叔祖)是三国时期在嘉平之狱中被司马氏诛杀的曹魏大司农桓范。谯国龙亢桓氏沦为刑家,在西晋并非高门望族。桓彝南渡后交结名士,跻身江左八达之列,并“志在立功”,曾与明帝密谋平定王敦之乱,使得家族地位有所上升。 桓温是桓彝长子,未满周岁时便得到名士温峤的赞赏,因此以“温”为名。在他15岁时,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韩晃杀害。当他18岁时,曾参与杀他父亲的江播死了,于是他怀揣利刃大闹灵堂,杀了江播儿子江彪等6人。

image.png

公元347年,桓温任安西将军,奉命率领人马,进军成都讨伐成汉国主李势。两军刚交兵时,形势对晋军极为不利,桓温部下参军龚护战死,桓温坐骑也中了箭。桓温慌忙命令撤退。但击鼓士兵误解了桓温的指令,反而擂起了前进的战鼓,三军将士奋勇向前,李势完全没有料到桓温攻势这样猛烈,抵挡不住,连夜逃到葭萌关,后投降。桓温大军开进成都,成汉王朝灭亡。桓温被升为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

公元356年,桓温从江陵出发征伐羌族首领姚襄,与姚襄主力在河南伊水进行决战,一举击溃姚军,率部进入洛阳。

公元369年,桓温率5万人马北伐前燕慕容部落。桓温在河南枋头与守将慕容垂展开激战。桓温下令由水路运粮,燕军占领石门渡口,切断了水运粮道,于是,桓温因缺粮而令全军撤退。慕容垂一路拦击,等桓温逃到山阳(今江苏淮安)时,人马所剩无几。桓温虽然因此威信扫地,但因其大权在握,野心却有增无减。

公元370年,桓温以“浑浊溃乱”为由废司马奕,立司马昱为皇帝,即简文帝。372年简文帝病故,太子昌明即位。桓温自以为简文帝会传位于他,而遗诏只让他做辅政大臣,心中十分不满。他曾屡次暗示朝廷加九锡不得,于373年忧郁而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东晋著名将领桓温是为何忧郁而死?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