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蔡伦绝对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因为他是和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本文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东汉蔡伦造纸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代考古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刀剑等各种宫廷御用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 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可从三个角度来评述。第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第二: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第三:因受命于邓太后监典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关于蔡伦故居,至今可以找到最早的记载资料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一文:耒阳,旧县也......西北径蔡州,洲西即蔡伦故宅,傍有蔡子池。南朝宋盛弘《荆州记》载:耒阳县北百步许蔡伦宅......县人今多造纸,盖蔡伦之遗业焉。
另一种意见则坚持认为,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理由是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纸的解释,在蔡伦之前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都是丝质纤维所造的,实际上不是纸,只是漂丝的副产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张中国式的植物纤维纸,一般都要经过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桥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理由是从外观看,其纸腩松弛,纸面粗糙,厚薄相差悬殊。经过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说明它的切断程度较差,是由纤维自然堆积而成,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造纸的基本操作过程,不能算真正的纸。或许只是沤过的纺织品下脚料,如乱麻。线头等 纤维的堆积物,由于长年垫衬在古墓的铜镜之下,受镜身重量的压力而形成的片状。此外,其余几种所谓西汉古纸,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过是约纸的雏形。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诚然,蔡伦纸不会是蔡伦一手制作,但没有他的造意,单凭尚方工匠也制造不出这种植物纤维纸来。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确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另外,《后汉书》中有关蔡伦造纸的记载主要取自刘珍的《东观汉记》。刘珍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应为可信。从记载中可知,蔡侯纸既能进贡皇帝,又能代替缣帛用作书写,纸质必定达到一定水平。
有些学者还认为,灞桥纸是不是西汉的产品,也值得进一步考证。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时代未能确切查明以前,很难对古纸的生产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判断。何况该墓葬有扰土层,曾受外来干扰,不能排除后代人夹带进来的可能性;同是汉墓的长马王堆,若无其事那样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丰富,但除了千百根简策和丝织古纸帛画,并无一片麻纸。有的研究者还从出土的灞桥纸上辨认出上面留有与正楷体相仿的字迹,酷似新疆出土的东晋写本《三国志孙权传》上的字体,据此认为灞桥纸可能是晋代的产品。
蔡伦(?-121[1]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2]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2-3]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2] ,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4]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5] 。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4]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6]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4]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7]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