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人物 > 乌台诗案是谁告的状

乌台诗案是谁告的状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8
0

苏东坡想必大家都很熟知,虽说他诗文词书画样样精通,才华若仙,但一生颠沛流离东贬西谪却着实可悲可叹。苏东坡的绝命诗中有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生诗词文章著作等身,却于政治上无所建设,遗憾之心溢于言表。

苏东坡一生中所受的最大的打击莫过于“乌台诗案”,当时苏东坡引发对变法而被被贬地方任职,眼见变法弄得百姓怨声载道,便时常忍不住写诗暗喻。但正是这些诗让变法派中的舒亶、李定、王珪等人便搜罗其诗句,营造罪名,构陷苏东坡,酿成了北宋最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东坡也因此被下狱长达半年,最终虽逃过死劫,却以罪臣的身份贬谪黄州。

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而“乌台诗案”的缔造者却是少有人知,其中搜罗诗句、织造罪名的舒亶也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词人,下面这首《虞美人》便是舒亶所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舒亶在历史上褒贬不一,尤其是他一首主导的“乌台诗案”构陷苏东坡一事,更是他人生最最大的污点,其余诸如处理上献《流民图》的郑侠,更是让他背上奸人的名声。但舒亶一生于政治军事上也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于文学上单看这首《虞美人》便可见一斑。

这首词上阕先写登楼望远,一派苍茫萧索之景,颇有沧桑之调,而词人独自倚栏看景,孤独惆怅之意显而易见。下阕转而写怀念友人之情,“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写出了光阴流逝,寂寥萧索唯有皆酒消遣。尾句直抒胸臆,以友人登高着笔,想象老朋友登高思我,给我寄来一枝江南早梅!

舒亶的为人如何,我们已不得而知,但这首《虞美人》读来确实清婉隽永,能名列《宋词三百首》确有其道理,也足见舒亶才华不凡。后代诗词评论家便就舒亶此词写诗道:名推菩萨蛮词好,实使东坡到海南。各各赏者同此调,我朝贻上宋花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乌台诗案是谁告的状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