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人物 > 范仲淹家族为什么能够千年不衰

范仲淹家族为什么能够千年不衰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8
0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后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1043年,范仲淹提出“十事疏”,宋仁宗采纳并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因保守派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华池县东山双塔森林公园坐落着一座范公祠,祠内有一则范仲淹勤俭持家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众口相传。

范仲淹共有四个儿子,个个勤奋好学,富有才气。庆历三年,范仲淹做了参知政事,一时间上门为孩子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一天,有个人上门来为他的二儿子纯仁提亲。那人原以为宰相家里一定十分豪华,进门一看却傻眼了,家里陈设十分简陋,既没有富丽堂皇的家具,也没有绫罗绸缎的服饰,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土布、衣衫。但那人心想,范家吃穿这样俭朴,一定有不少积蓄,和这样的人家结亲定有后福。再说范家孩子个个才俊不凡,为人正派,以后肯定都是有出息的。想到这里,那提亲的人当即确定了这门亲事。

当纯仁准备成亲时,范仲淹再三向他交代,咱家家风素来节俭,结婚时不能添置昂贵的家具和华丽的衣服,一定要和普通人家一样,勤俭办婚事。

不久,儿媳妇提出不要什么昂贵的家具、华美的衣服,只要一顶绫罗做的蚊帐。范仲淹听了气愤地说:“我们家一直节俭持家,钱财都用来帮助老百姓了,做什么绫罗蚊帐!”

后来女方提出,既然范家不肯做这样的蚊帐,那就自己做一顶好了。范仲淹听后,仍然不依,说:“勤俭节约是我的家风,我们是不兴讲排场的。就是从她家里带来了,我也不许她挂,不能坏了我的家风。”

儿媳妇听说身为宰相的范仲淹处事这样吝啬,担心以后过窝囊日子,心里不免有些踌躇起来。不久,儿媳妇听说了范纯仁助人为乐的事情后,深深地敬佩这父子二人的品行,于是就拿定主意,决定嫁给纯仁。

纯仁深知父亲的习惯和家规,因此,结婚前夕对婚礼大操大办自然不敢妄想。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只买两件稍微好些的衣服,这样父亲、妻子两边都能说得过去。于是,纯仁将计划购置的衣服列出清单,壮着胆子交给父亲审定。

谁知范仲淹看过单子,立即板起面孔,说:“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这与节俭有什么矛盾?怎么可以借口而奢侈浪费呢?”

由于范仲淹的坚持,纯仁的婚礼办得十分俭朴,既没有购置贵重奢侈的物品,也没有举行隆重奢华的婚礼,不仅范促淹的家风得以维持,而且同僚们也从中受到了教育。

可以说是范仲淹教育子女的方式和优良的家风,使得自己家族八百年长盛不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范仲淹家族为什么能够千年不衰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