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溥仪退位之后继续住在皇宫,这本身就是溥仪退位的其中一个条件。1911年10月,革命党人轰轰烈烈地拉开了推翻清朝统治的序幕。不过,此时的革命党人实际上还不足以依靠自身的实力独自完成这件事,所以才不得不向袁世凯借势。原因就在于袁世凯手中控制着实力强大的北洋六镇。
北洋新军可以说是支撑清朝统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可以说是压垮清朝统治的最后一根夺命稻草。清朝在1900年之时几乎丧失了所有精锐,唯一还剩下的精锐之师只有被袁世凯带到山东的武卫右军。为了能够继续维护和巩固自身的统治,清朝不得不做出了扩充编练新军的决定。
1901年清朝发了一道上谕:“著各省将军巡抚,将原有各营严行裁汰,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以成劲旅。”这其实就是让各省将军或者督抚裁减军队,并从原来的军队当中精选一部分兵员重新进行训练。不仅如此,清朝还在陆续在各省开办了武备学堂,从而为各省新军输送人才。
而在此之前,清朝编练新军的范围其实基本上是局限于京畿地区。袁世凯手中的武卫右军不仅是当时最好的新军,也是经历了1900年之后清朝仅剩的实际最强的一支军队。所以,清朝决定从中枢到地方统统编练新军之后,当时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自然更是义不容辞。
从清朝的角度来看,袁世凯的新军最强,那在中枢编练的新军自然就该以袁世凯的新军为蓝底。而且让练兵经验丰富的袁世凯一手操办,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事。从袁世凯的角度来看,这一次趁机扩编新军对他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他一旦扩编了新军,那他手中的筹码必将更多,政治地位也必将再上一层。当年的曾大人、李大人和左大人等人,无一不是如此。这也是袁世凯对于扩编新军之事表现得极为积极的原因。
袁世凯在1904年完成了北洋常备军第一镇和第二镇的扩编,随后很快有完成了第三镇的编练。第三镇编练完成之后,又从第三镇抽调一部分兵力以及新募兵丁编练成为第四镇。第四镇编练完成之后,又从第四镇抽调一部分兵力以及驻扎于山东的武卫右军先锋队和新募兵丁编成第五镇。而早在1902年的时候,清朝就命袁世凯对京旗常备军进行扩编和训练,一直到1905年才完成。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北洋六镇的由来。
不论是慈禧,还是载沣,其实都因为袁世凯一手打造出了北洋六镇而对他充满了忌惮。慈禧在1907年的时候选择将袁世凯调入军机,实际上就是一个“明升暗贬”之策,想要将袁世凯和北洋新军剥离。载沣在1908年底掌权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罢免了袁世凯的官职,为的就是想直接掌控北洋新军。
只可惜从1908年底到1911年底这三年,载沣始终未能将袁世凯对北洋新军的影响和控制彻底清除。这也就造成了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不久,载沣就不得不向袁世凯低头,放下脸面去请袁世凯出山。为了让袁世凯出山,载沣甚至还不得不把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留给了袁世凯。所以,袁世凯一出山就基本上掌控了清朝的军政大权。
袁世凯出山之后,指挥北洋新军犹如如臂使指,扭转了之前荫昌领军作战之时那种节节失利的局面。倘若袁世凯真的使尽全力打的话,革命党人绝非对手。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革命党人选择了找袁世凯合作,或者说是向袁世凯借势。
这么说吧,当时的局面已经到了系于袁世凯一人之身的地步。袁世凯心向清朝,则革命党人必然无力扛之。而袁世凯若是心向革命党,则清朝必然崩塌。为了让袁世凯心向革命党,革命党人不得不做出了“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这一承诺。袁世凯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
但是,袁世凯又很精明。倘若他在接受了这个条件之后,直接选择对清朝出手的话,那么结果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到了那个时候,他就未必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去获得这个条件所带来的一切好处。所以,袁世凯选择了更加温和的方式,也就是“连哄带吓”地去找隆裕太后商谈。
当时载沣已经引咎辞职,清朝最高一级话事人已经变成了隆裕。袁世凯在和隆裕商谈之时,不停地在渲染一个局面,也就是清朝如何如何式微,革命党如何如何势大。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清朝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哪怕是他也没有办法力挽狂澜。
但是,如果隆裕愿意让溥仪退位的话,他可以为皇室争取优待条件。退位,就有优待条件。不退,不仅会一无所有,还会因此丧命。隆裕本是一个没有多大见识的女人,被袁世凯这么一说,更加失了分寸。可是隆裕却很清楚地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载沣没有挽狂澜之力,她更没有。所以,隆裕最后答应了袁世凯的条件,也就是让溥仪退位。
而袁世凯也给出了优待条件,那就是每年给溥仪400万银元,并且让溥仪暂时继续住在皇宫。溥仪将来必须离开皇宫,可以自行选择居住之地或者是颐和园。这就是溥仪退位了之后,却还可以继续居住在皇宫的原因。不过,从1912年到1924年这长达12年的时间当中,北洋政府一直没有让溥仪迁居颐和园或者别处。一直到了1924年,冯玉祥“倒直”之时才将溥仪赶出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