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世界文化 > 《圣母哀悼基督》作品艺术鉴赏

《圣母哀悼基督》作品艺术鉴赏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圣母哀悼基督》是意大利画家安德烈·德尔·萨托于1521年创作的油画,现藏于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

艺术欣赏

这一幅架上画《圣母哀悼基督》(通称庇埃塔)作于他生命最后10年中,题材虽是宗教俗套,但构图新鲜,极有生活气息。圣母是一个意大利农妇打扮,她年轻、温柔而又善良。她那痛苦的表情略显得做作些。萨托的绘画形象都有这一弱点。

基督的尸体被横置于画面正中,占据了整个位置,但轮廓清晰、色彩和谐,情节合情合理,尤其是右边那圣女抹大拉的形象非常吸引人。她的脸部表情真切,眼神有光,少女的风彩溢于画面。

这个形象的精神境界似乎与其他人物不同,她正展开自己遐想的翅膀,飞向世界的另一地方,令人耐于观赏。萨托的许多画,依靠模特儿写生,有的形象被他一再使用,比较熟悉。

作者简介

安德烈·德尔·萨托(真名为安德烈·达尧罗,1486-1530/31年)是佛罗伦萨画派一位重要代表比埃罗·德·柯西莫(1462-1521)的学生。但他的艺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一个转折点的表征。萨托最崇拜的三个大师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僧侣画家巴托洛米奥,以后者对他的影响最深。

这位僧侣画家与米开朗基罗本是同龄人,和萨托是师兄弟关系,两人都在柯西莫画坊学过艺。萨托崇拜巴托洛米奥,不仅在艺术上,还在思想上,后者还是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的热烈响应者,巴托洛米奥之成为圣马可修道院的僧侣,是出于一种建立新教的心愿。萨托的祭坛画与壁画人物一般重抒情性。

当时不少贵族和主教家喜欢悬挂他的作品。后来萨托一生以创作框架式绘画作品为主。这一幅《阿庇埃圣母》是他的架上画代表作之一。

我们欣赏这里的圣母,颇有米开朗基罗在《最后的审判》中的基督形象的动势。圣母高高站在台上,手抱的圣婴,却是个顽皮的安琪儿。两侧的圣徒呈舞蹈动作,一洗旧式圣母像的习俗。明暗处理简率洒脱,尤其圣母的脸庞,来自生活真实的成分更多些。

她是意大利民间美女的翻版,因而圣洁感不足,风俗性有余。无怪有人说,萨托的画虽有拉斐尔的艳丽,却缺少他的柔美;有米开朗基罗的气度,但又找不到深沉的力度。

安德烈·德尔·萨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后起的画家,其风格特点是注意形象的抒情性,这在佛罗伦萨画派中比较突出。他的色彩感觉极好,明暗关系柔和,常喜以一种朦胧的情调焕发出生活的典雅气氛。

看他的画,总觉诗意浓烈,别有一种美的感受。他的短短一生,大部分从事壁画,但最有价值的倒是他的架上画。平时他在完成祭坛画的同时还应订户所托,画些肖像画。那些肖像杰作,富有表现力。

这一幅架上画《圣母哀悼基督》(通称庇埃塔)作于他生命最后10年中,题材虽是宗教俗套,但构图新鲜,极有生活气息。圣母是一个意大利农妇打扮,她年轻、温柔而又善良。她那痛苦的表情略显得做作些。

萨托的绘画形象都有这一弱点。基督的尸体被横置于画面正中,占据了整个位置,但轮廓清晰、色彩和谐,情节合情合理,尤其是右边那圣女抹大拉的形象非常吸引人。她的脸部表情真切,眼神有光,少女的风彩溢于画面。

这个形象的精神境界似乎与其他人物不同,她正展开自己遐想的翅膀,飞向世界的另一地方,令人耐于观赏。萨托的许多画,依靠模特儿写生,有的形象被他一再使用,比较熟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圣母哀悼基督》作品艺术鉴赏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