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为何用“桃李”形容学生

为何用“桃李”形容学生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当教师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够桃李满天下,这证明所培养的学生人数多,是作为老师最得意的价值,而为什么用“桃李”形容学生呢,这说法自有来由。 


    “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因此后世用桃李来形容貌美,也喻人青春年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虽不会说话,但是凭着花和果实,自然能吸引人们在树下走出一条小道。比喻只要真诚、忠实,就会感动人,为人所景仰。 


    《韩诗外传》中曾说:“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据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后久视元年》记载:狄仁杰推荐了姚元崇等数十人,后来皆为名臣,时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后世使用“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所培育的人才极多,遍布各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为何用“桃李”形容学生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