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禄大夫的出现
"大夫"这个词,原来指的是一个特定的阶层。西周时,将贵族封为卿、大夫、士三级,"大夫"是中层贵族,有自己的封地,能世袭。秦汉时期开始,"大夫"才成为一种职官的称谓,多为郎中令的属官。但是汉武帝设置的"光禄大夫"是个例外,它不是郎中令或者光禄勋的属官,而与御史大夫一样,是独立的职官。它比同为大夫的谏议大夫、太中大夫的品秩要高,"秩比二千石",而谏议大夫、太中大夫仅"秩比八百石"。
由于西汉时,非饱学宿儒不能担任光禄大夫,所以光禄大夫除了论议、顾问应对、奉使出差等本职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重要职能。他们往往因为自身的学问而担任太子的师傅,以光禄大夫兼任太子太傅或者太子少傅,教授太子知识。在太子继位为君后,对这些师傅往往另眼相看,由他们出任皇帝宿卫,与皇帝的关系更为密切。
光禄大夫由于时常接近皇帝,所以他们的前途非常光明。由光禄大夫转任汉朝最重要的内朝官侍中的例子很多,西汉权臣中霍光、金日禅、王莽都曾任过侍中兼光禄大夫,成为辅政大臣。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光禄大夫担任了侍中,就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大司马或者司空司徒,成为"三公",达到人臣的顶点。
当然,有机会成为"三公"的光禄大夫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光禄大夫来说,成为尚书台主官之一是比较切实的努力目标。汉朝皇帝习惯在自己的顾问中任命主持尚书台工作的人选,所以大多数光禄大夫是有机会领尚书事或者录尚书事的。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学成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正统思想,精通儒学成为选官的重要标准。由全国各地举荐或者征辟上来的一些有名的大儒,往往受到皇帝的推崇,其中有一部分就会被选拨出来担任皇子们的师傅,还有一些成为皇帝的侍从。而光禄大夫主要就是在这些人当中挑选出来的。
想成为光禄大夫,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高尚的品行。汉朝那些担任过光禄大夫的名儒,如晁错、董仲舒、张释之、赵禹等等,无不是为人忠直廉裾、敢于直谏之士,金日禅家族七代都有人担任过光禄大夫,所以《汉书》称金家"世名忠孝,世所称之"。
还有少数光禄大夫,是为国家立下大功之后,由皇帝授予,以为嘉奖的。这些人的光禄大夫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他们另有本职,工作也以本职为主,是光禄大夫中的特例。
二、光禄大夫的地位
光禄大夫虽然品秩很高,但由于并不执掌实际事务,所以一开始地位不如九卿。只是到了汉武帝太中改制之后,设立内外朝,光禄大夫成为内朝官,可以参与政事之后,光禄大夫的地位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汉武帝之后,汉代统治者推崇儒学,许多常识渊博的儒生得以侍从皇帝左右,如果这些儒生又具备处理政事的能力,往往很容易得到升迁。随着更多的人才从光禄大夫这个职务走向更重要的岗位,自然会使得光禄大夫的含金量越来越高,甚至担任过光禄大夫成为有品行、有文化的象征,一些权臣、外戚也以兼任光禄大夫为荣,出现了侍中、卫尉甚至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纷纷领光禄大夫的局面,这些做法,都直接提升了光禄大夫的地位。可以肯定的是,在西汉时期,光禄大夫的地位是处在不断上升之中的。
但是到了东汉,光禄大夫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虚衔。东汉时光禄大夫的出身普遍不高,也没有几个能成为权臣。这是因为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与西汉政权有一定差异造成的。
刘秀建立东汉后,汲取了王莽篡汉的教训,想方设法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所以他必须要削弱三公的权力,重用自己身边办理具体事务的尚书们。尚书这个群体,原来仅仅是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主要是起草、接收、保管诏令文书的,地位并不高,尚书令最初的品秩仅千石,仆射仅六百石,其他人就更低了。正是东汉的尚书们取代了西汉光禄大夫的大部分工作职责,拥有议论、谏诤之权,便得光禄大夫的地位在东汉不断下降。
三、光禄大夫的职责
西汉时期,光禄大夫位高权重,对西汉政治发展影响很大。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先是迎昌邑王刘贺为帝,二十多天后又借故将刘贺废掉。在这次废立事件中,光禄大夫王迁、丙吉发挥了重要作用。先是光禄大夫王迁配合霍光废掉了刘贺,而后给事中、光禄大夫丙吉向霍光建言:"诸侯宗室在位列者,未有所闻于民间也。而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愿将军详大义,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由此可以看到,汉宣帝能够继位为君,光禄大夫王迁、丙吉出力甚多,说明光禄大夫在国家最重要的皇帝废立中,都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地位不言而喻。
光禄大夫不光是呆在中央,必要时也会被派去带兵参加军事行动。汉武帝时,闽越入侵东瓯国,东瓯请汉朝发兵援助。汉武帝派遣光禄大夫严助带兵平定了这次叛乱,维护了汉朝边疆的稳定。
到了东汉时期,光禄大夫的地位有所下降,有关光禄大夫参与国家决策的记载相对较少。东汉时期,宦官与外戚相替专权,光禄大夫本身的职权又被尚书台接管,因此失去了参与政治的客观条件,也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
四、光禄大夫的沿革
从东汉末年开始,光禄大夫不再是使命之官,而是逐步变成一种优崇之号。从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时代起,大司马、司徒和司空等三公纷纷被授予"光禄大夫"的封号,这种习惯也一直被之后的朝代所沿袭。
晋朝沿袭汉制,设左、右光禄大夫,并假金章紫绶或者银章青绶,正式成为高级职官的优衔。此时的职官系统正处于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制转变的过程之中,尚书台的机构不断扩大,权力也越来越大,并由"台"向"省"转变。汉代的三公九卿手中的权力,不断被尚书省夺走,光禄大夫的议诤之责也被尚书省郎官、议曹等人取代,光禄大夫彻底成为一个虚职。但是光禄大夫的官品、朝位、章绶、禄赐却在不断提高,最高的左光禄大夫品级甚至达到了一品。这种一品左光禄大夫和二品右光禄大夫一般只有已故的重臣才能被授予,是对死者的一种哀荣。
魏晋直至隋代之前的官制中,五品以上都算是高官。光禄大夫中最低的银青光禄大夫也是三品,可见在重视出身门第的魏晋南北朝,不是顶级士族中的杰出人物,是不可能会被授予光禄大夫之职的。只有琅琊王氏、颖川荀氏、吴郡顾氏、陆氏等顶级门阀之家,才出现过为数不多的光禄大夫。
从隋唐开始,形成了由各类大夫组成的"官本阶",与职事官的官阶相对应除授。也就是设立了九种由大夫组成的"本阶官",分别是从一品的光禄大夫,正二品的左光禄大夫,从二品的右光禄大夫,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的正议大夫,从四品的通议大夫,正五品的朝请大夫,从五品的朝散大夫。这些本阶官会被授予相对应品秩的五品以上官员,如正二品的侍中或者中书令通常会被授予左光禄大夫的"本阶",从二品的尚书左、右仆射会被授予右光禄大夫的"本阶",正三品的六部尚书、门下侍郎会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的本阶。
到了明清时期,光禄大夫官名仍然被保留,是文职从一品大员的阶官。如果有正一品官员的话(实际上封建社会里活着的正一品官员极少),则在光禄大夫前加"特进"二字,成为正一品阶官,是文臣中的最高阶官。
五、结论
通过对光禄大夫历史沿革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在汉朝初年,光禄大夫仅仅是皇帝身边的侍从,从汉武帝时起,光禄大夫的品秩和地位开始有了变化,渐渐与职官相结合,提高了光禄大夫的政治地位,也是重要官员上升的一条通道。
从东汉时期开始,由于某种尚书台的权力扩张,光禄大夫的职能不断被压缩,地位逐渐下降,逐渐成为一种荣誉头衔。隋唐之后,随着三省六部制的实施,光禄大夫成为一种"本阶官位",被授予朝廷高级官员,但并不掌握具体事务,仅仅是官员身份和地位、品秩的一种体现。
但是光禄大夫一职,从西汉初年设置时起,直到清朝灭亡为止,是唯一一个全程见证了封建社会官制的官职。光禄大夫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寿命最长的一个职位,通过对光禄大夫职能变化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古代官制,从而去了解中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