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赖姓以广东居多,约占全国汉族赖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赖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赖姓来源:
风俗通》载:&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又,《通志·氏族略》载:&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赖氏族谱》详载,周文王第十三子名叔颖(武王之弟),叔颖幼好武事,疏财仗义,文学亦佳。时值纣王无道,武王即位后,命弟叔颖率兵讨伐。功成,叔颖退居河南赖地,武王念其功勋,乃封赖地为赖国。后赖国被楚国所灭,赖人被迫迁河南鄢陵,后人便以原国名赖为姓,称赖氏。是为湖北或河南赖氏。
“颍川”赖氏与“松阳”赖氏
比起其他姓氏结合在一个共同郡望下的情形,赖姓家族,有一个较为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他们所奉的郡望,不尽相同:有的以「颍川」为表记,有的却以「松阳」来代表自己的来处。
颍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现在河南省的中部及南部地区,也就是许昌县一带地方,松阳,指的则是现在浙江省的松阳县。这两个地方,隔着一条长江相隔好长一段距离,又怎会跟台湾的赖姓家族都有牵连?!
也正由于一个天南,一个地北,有不少赖姓人士不免会怀疑,是不是郡望不同,就表示根源各异,血缘也有差别?实际上,有这层怀疑的人,可以说是过虑了,因为,「颍川」也好,「松阳」也罢,根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只要认识了赖姓的来龙去脉,便可以知道其间并无质上的差异。原来,个中的缘由是这样的:赖姓是传自周朝初年的赖国,当时赖国的位置,就在颍川地区,所以赖国的子孙在以国为氏并且分衍到其他地方后,就以「颍川」为共同的表记,以纪念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
至于「松阳」,则可以说是「颍川」赖氏的一个支派,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晋室东迁以后,由于当时赖氏已经在浙江的松阳地区汇为大族,又于东晋末年出了一位杰出的子第赖遇,由他向朝廷奏准以「松阳」为郡,并且荣获晋安帝御笔亲书题赐「松阳郡」三个字,所以后来从浙江地区辗转分衍出来的赖姓,才会以「松阳」为郡望,表示他们是出身于曾经显赫一时的枪阳世家。
赖姓的「颍川」与「松阳」,岂非正是不折不扣的一而二,二而一?曾经为本省许多姓氏编过族谱的台中市赖国民先生,在他为自已的赖姓所编的族谱上,对于赖姓「颍川」和「松阳」两个郡望的出典,有过下面的说明文字:「溯我赖氏出自轩辕黄帝第十九代孙,古公之曾孙文王之第十三子叔颍公。武王克商有天下,封弟叔颍于赖国,后之子孙以国为姓,以国土颍川为郡。考武王平商而有天下,封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八人,当年赖国即在颍,为河南旧许州、陈平、汝宁、汝州之地,赖氏之发祥于此,遂以颍川为赖氏之别称。
其曰松阳者,因东晋孝武帝及安帝时,遇公官任江东太守,奏请松阳为郡而得安帝御笔亲书阳郡三字赐之。后世子孙遵依松阳人称松阳望族故赖氏有松阳旧家之誉,此其源流也。夫西川二字者,清康熙间,御制百家姓时,列赖氏为西川周文王都西岐,西歧即西川,乃以西川之称焉耳。」
从赖国民先生的上述说明可以知道,我国的赖姓家族,除了众所周加的「颍川」、「松阳」二望,还有推溯得更早的「西川」一望。而实际上,根据「风俗通」一书的记载,位置在江西省云县东北的一个地名「南康」,也是属于赖姓的一个郡望,这显然是自古以来赖氏便称盛于江西地区的缘故。
得姓始祖
赖姓的得姓始祖,足周武王的弟弟颍叔。据说,他从小就喜好武事,疏财仗义,文学亦佳,所以当时便受到称赞。后来,纣王无道,武王兴兵,他曾经奉命东征西讨,立下了大功而难能可贵的是他功成身退,于周武王平定天下后,退居河南赖地,不久之后武王感念他的开国功勋,才把他所居的赖地封为赖国,并赐侯爵,而为后世开创了一个著名的姓氏。
「松阳」赖氏的创基始祖赖遇,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根据赖氏旧谱的记载,他是「颍川」得姓始祖颍叔的第二九世裔孙,不但以文学驰名于世,在宦途上也很有成就,曾经担任江东知府,副使,后来还出任中宪大夫,兼理屯田,治绩卓著。关于「松阳」始祖赖遇与「颍川」得姓始祖颍叔,在血缘上一脉相承的情形,将留待下文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