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现场 > 四川会理猴子洞遗址发现割肢葬葬俗

四川会理猴子洞遗址发现割肢葬葬俗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
0
  近日,记者从会理县相关部门获悉,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持续推进,目前在区域内已发现13处新石器至战国时期的地下文物,其中在位于会理县新安乡境内的猴子洞遗址,出现了金沙江流域石棺葬中的奇特葬俗——割肢葬。
 

考古现场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河段,为我国目前第四大水电站,2017年6月,随着库区内文物点猴子洞遗址发掘启动,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正式开始。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计划发掘13.48万平方米,整个文物保护工作将投入2.7亿元。
  
  在已发掘的猴子洞遗址中,一种特别的葬俗出现,逝者的头颅被割了下来,放在胸口上或者手旁边,考古人员认为,这应当是割肢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猴子洞遗址考古队队长刘化石表示,这是首次在金沙江流域石棺葬中发现割肢葬。
 
考古专家在查看文物。黄正伟 摄
 
  “通过此次考古,新石器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年代序列,藏彝走廊的古代人类族群密码,明清移民的文化面貌,都将有望开启。”刘化石介绍,根据前期勘探,区域内至少有两三百座石棺葬,分布在8个文物点,主体年代初步认为是商周至汉代。
 
(原文标题:乌东德库区考古发现奇特葬俗 原文刊于:《四川日报》2017年12月19日第13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四川会理猴子洞遗址发现割肢葬葬俗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