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现场 > 2017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2017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8年3月20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编辑部举办的“2017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市举行。经过各项目负责人报告,参加论坛专家推选, “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为:
 
  1.“荥阳青台遗址发掘”(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东北部5号基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
 
  3.“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发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4.“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5.“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发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荥阳青台遗址发掘
 
  荥阳青台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青台村东,枯河北岸的一处岗地上,遗址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其中仰韶遗址面积约31万平方米。2015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共同申报的“青台遗址丝绸起源”考古发掘项目,经过近三年的系统调查、勘探和重点发掘,发现仰韶时期环壕3条,聚落内各类遗迹丰富,功能区布局明显。
 

一环壕西南拐角

二环壕西北门

西部墓葬区局部
   
  其中居住区位于内环壕和中环壕的北部偏中地带。清理的房址43处,房屋形制均为长方形,有单间、双间、三间之分,布局有南北和东西并列两种,建造方法有木骨塑泥、平地起筑、土坯砌筑等。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史前最早的土坯房屋。
 
  此外还发现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189座,以及疑似北斗九星祭祀区。在遗址东部,内环壕外侧,发现有九个陶罐组成的疑似北斗九星图案,九星罐东部有圆形祭土台,东部有大、中、小三个瓮棺,南部有一个祭祀坑,内置一个非正常死亡骨架,整个祭祀区周围有较多疑似地臼的遗存。
 
  遗址拥有三重环壕,出入口形制不一,这为仰韶时期防御体系、工程技术状况、利用水资源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新材料。该遗址墓葬较为普遍的使用了葬具,葬式也多疑似经过缠裹,对研究仰韶时期的葬俗、葬制有重大意义。目前发现的房址有着多种形制、建造方法、建筑结构,为揭示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婚姻家庭形态、生产力水平等提供了多向思维方式。发现的疑似北斗九星祭祀区,说明先民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天文知识,对北斗天体的崇拜也可能形成了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另外,历史上关于北斗九星的组成有两种说法,青台仰韶时代北斗九星的排列方式为将为此提供新的极其重要的讨论素材。
 

彩陶钵

彩陶壶

陶鼎
 
  青台遗址是中原地区一处著名的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的遗址,此次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揭示了文明因素在郑州地区仰韶晚期遗址中的孕育,进而为探索中国文明形成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人类精神世界和文化成就,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社会与精神文化研究等相关问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5号基址发掘
 
  2001~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东中部发现东西并列的3号和5号基址,二者中间以通道和暗渠间隔。3号基址由至少3进院落院组成,院内发现2排5座贵族墓葬,出土包括绿松石龙形器在内的较多精美文物。为全面、深入了解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夯土基址的形制、结构、年代变迁,以及相近区域的遗存分布情况和时代性变化、宫室营建制度等课题, 2010~2011、2014~2017年又对5号基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基本厘清5号基址的平面布局、结构、年代变迁等问题。
 

发掘区域布方图
 
5号基址航拍
 
5号基址航拍照片
 
  首先,明确了5号基址的布局和构成。台基最上层夯土总面积超过2700平方米,坐北朝南,方向约为南偏东4.5度,由至少4进院落组成。每进院落包括主殿、院内路土,第2~4进院落内共发现3排5座同期的贵族墓葬。各进院落的主殿均为以窄墙间隔成不同房间的连间排房,南侧多有门道,部分主殿北侧有门道。多数南北向墙体中间有缺口,缺口中间有东西向窄墙,东西向窄墙与南北向隔墙垂直但不相连。
 
  其次,再次确认5号基址使用时期院内存在贵族墓葬。5号基址的2、3、4号院内,分别发现2、2、1座贵族墓葬。这些墓葬均打破院内的夯土基址和使用时期的路土,其上又被稍晚的使用时期路土所叠压,确证这些贵族墓葬与夯土基址为同一时期。这些墓葬属于二里头文化墓葬的第Ⅰ等级,随葬品丰富且规格较高,一般都出土有漆器、绿松石器、陶礼器和一般陶器,部分墓葬中还有玉器和铜器,为认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墓葬制度、研究5号基址的时代和性质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5号基址夯土结构
 
5号基址院内贵族墓葬
 
  第三,初步究明5号基址的修建、使用和废弃年代均为二期。多组地层关系表明,5号基址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早段,使用至二期晚段。其院内还存在几座窖穴类遗迹。
 
  第四,5号基址与3号基址展现了二里头文化早期都邑格局的独特特征。5号基址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多进院落的大型夯土基址,是中国后世多院落宫室建筑的源头。其与3号基址的这种外围无围墙、多进院落、院内有贵族墓葬的建筑格局和内涵,构成了二里头文化早期宫室建筑、宫殿区布局的独特特征,与二里头文化晚期宫殿区内以1号、2号基址为代表的外围有围墙、廊庑、院内无同时期的贵族墓葬的四合院式建筑,以4、7、8号基址为代表的单体夯土台基式建筑的格局和内涵的差别较大,其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还需要深入探究。
 
  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发掘
    
  郑韩故城位于郑市市区及其周围一带——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春秋时期,故城为一座大城,战国时期新建隔城墙,将故城分为东西两城,形成“东城西郭”的双城制。
 
  2016年至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北城门遗址和郑国三号车马坑进行考古发掘,二者均位于故城的东城。
 

遗址位置示意图
 
北城门遗址瓮城墙体范围(西-东)
 
北城门遗址主要道路关系图(西-东)
 
  北城门遗址位于文化路北端,在隔城墙与北城墙交汇处,目前已布10米×10米探方68个,发掘面积7000余平方米。发掘期间共清理出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带车辙的道路16条,春秋时期水渠1条,战国时期瓮城城墙1处,不同时期的灰坑、水井、墓葬等共计45座,还有战国时期排水管道、活动硬面、踩踏面、瓦砾层等重要遗迹。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是历史上对郑韩故城城门进行的第一次科学发掘。清理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不同走向的道路16条,揭示了北城门的城门结构为一陆行门一水行门,这里便是文献记载的郑国“渠门”。此外,还发现了平面形状为曲尺形,残长78米、宽32米、残高7米的瓮城城墙,这在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王城遗址中是首次发现,体现了筑城者加强城门防守的理念和功能。科学的选址、完整的都城形制和宏大的规模气势,展现了郑韩故城在中国都城城市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春秋时期北城门平面图
战国时期北城门平面图
 
三号车马坑全景

1号安车顶棚灰痕
 
1号安车顶上的彩绘席痕
 
  沿着隔城墙向南,郑公一号大墓的陪葬坑三号车马坑。该坑呈南北向近长方形竖穴土坑状,口大底小。坑口南北最长11.7米,东西最宽10.6米,深5.9米。上层厚约3米的填土为夯土,下层为多层从四周向中间倾斜的淤土层,淤土层富含陶片、炭粒、兽骨和少量红烧土块。坑底清出至少124匹平铺的马骨,马骨几乎全呈头向西足向南的侧躺式摆放,东西向5列,南部坑边和东南角马骨叠压2到3层。其中1号大型安车为舆长约2.2米且饰有青铜和骨器构件的彩席顶棚。郑公大墓陪葬各种车辆48辆以上,马124匹以上,出土的车辆和马骨之多,在我国东周考古发现中名列前茅,为研究周代车马葬制、葬俗、马匹特征等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北城门遗址清理的带车辙的道路遗迹提供了相互的印证。二者相互结合,为“车辚辚马萧萧”的东周列国时代添上浓烈的一抹重彩。
 
  郑韩故城采取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边研究的原则,将漫长岁月中深埋地下的郑韩荣耀一一揭露,成为中原文化史书上永放光彩的一页。其发现不仅为科学制定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后世复原历史场景、传承历史文明提供有力的实物支撑。
 
  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结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东汉帝陵及其陵园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并对帝陵陵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对朱仓722号墓、白草坡村东汉帝陵陵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共计约14000平方米,取得了重要收获。
 
  截至目前,勘探总面积256万平方米,已经进行考古勘探工作的帝陵共七座,分别是: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刘家井大冢、朱仓722号墓、朱仓707号墓、白草坡村东汉帝陵。在帝陵封土周边发现了大面积的陵园建筑基址。建筑基址规模宏大,集中分布在封土东侧或东北侧。
 

朱仓M722陵园遗址1号台基东部及内陵园东门址(由东向西)

朱仓M722陵园遗址1号台基全景(由南向北)

朱仓M722陵园遗址1号台基西阶道(由西向东)
 
  结合勘探与发掘情况,基本可以确认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存在内、外两重陵园。内陵园平面略呈方形,边长420米,四周有夯土基槽环绕。内陵园包括帝陵封土、封土东侧的1号台基建筑单元与封土南侧的建筑单元。外陵园位于内陵园东侧偏北,主要包括2号、3号台基,1号、2号院落建筑单元。针对内、外陵园“垣墙”关键部位进行发掘、解剖,均仅发现夯土基槽而未见墙体。在内陵园东侧发现一处门址,门宽约24.2米,折合汉尺约100尺。
 
  白草坡村东汉帝陵位于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墓冢封土已被夷平。截至目前,白草坡村东汉陵园勘探总面积19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在封土东侧和北侧发现有与陵园同期的道路。在封土东侧发现一处大型夯土台基,封土东北侧,发现两组建筑基址群,周围有夯土垣墙环绕,垣墙内侧有排水渠。目前的发掘工作主要针对封土北侧的夯土建筑、道路和灶坑等遗迹,内陵园北侧道路宽约7.4米。在道路南侧,封土正北方向发现一组东西对称的夯土台基,东西长8米,南北宽度4.5米。两座夯土台基之间的间距为20米,有可能是陵园的阙台遗迹。
 
  经过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首先确认了东汉时期帝陵陵园的总体布局。东汉陵园采用内外陵园制度。内陵园是以帝后合葬墓为中心,周边有周垣或道路环绕。外陵园以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为主,集中分布在内陵园的东北侧。其次明确了东汉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帝陵封土平面为圆形,直径多在130米以上,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为南向,长50、宽9米以上,且内收多级台阶,墓室为方形甲字形回廊墓。此外,文献中记载的“石殿”、“钟”、“寝殿”、“园省”、“园寺吏舍”等东汉帝陵陵园诸要素初步确认。
 
  通过以上对东汉帝陵的一系列调查与发掘工作,对东汉帝陵的形制及陵园布局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今后洛阳东汉帝陵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发掘
 
  顺天门(新郑门)是北宋东京城外城西南城门,门址位于今开封市金明区,东临夷山大街,北侧为晋安路,西接开封市金明中学,南侧为汉兴路。
 
  北宋东京城顺天门始建于五代后周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时称“迎秋”门,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名“顺天”门,因向西直通郑州且与内城上的郑门相对,故又俗称“新郑门”。顺天门(新郑门)是位于宋东京城外城西墙上连接御道的正门,城外路南侧为琼林苑遗址,路北侧是金明池遗址。顺天门大街是西向巩义皇陵和西京洛阳的官道,也是宋与西夏互使的交流之路。顺天门(新郑门)沿用至金代,于公元1232年金哀宗弃城南逃后废弃。
 
  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发现于1982年,1983年曾对其进行考古发掘,但因地下水位较高,发掘未能完成。本次考古发掘始于2012年,发掘区域位于主城门门址,发掘面积共计3500平方米。通过几年来持续的工作,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清楚了城门的沿革;通过钻探,探明了门址的平面布局;通过局部发掘,揭示了宋代顺天门(新郑门)主城门结构布局;通过重点部位的解剖,发现了叠压在顺天门(新郑门)之下的迎秋门西侧端面;通过分析遗址地层,特别是通过对位于北宋顺天门(新郑门)主门道区域、堆积厚度超过5米、层层叠压的道路遗迹的分析,理顺了整个遗址形成的过程。
顺天门(新郑门)在北宋东京城中位置图
 
顺天门(新郑门)主城门区域叠压的历代道路(由西向东)

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出土宋金时期灰陶嫔伽、套兽
 
  顺天门(新郑门)是一座方形瓮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160米,东西100米,为“直门两重”。顺天门(新郑门)主城门为一门三道布局主城门发掘区全景正射影像图),南北54.2米,东西进深23.8米,由墩台、隔墙、门道组成。南、北墩台南北宽13米;南、北隔墙宽4.8米;中门道宽8米;南、北门道宽5.3米。在北门道西口进深4米处发现有门限槽遗迹。
 
  主城门外侧包砖。包砖墙出墩台后南北两侧均向西(瓮城内)折2.9米,后又各向南北两侧各延伸6.1米,再向两侧就是夯土城墙,不再包砖。在主城门内侧、北墩台北侧清理出一处马道,应为顺天门(新郑门)北马道。北马道宽5.6米,发掘面积内长10.8米,钻探发现其总长度约26米。
 
  在瓮城内主城门南北两侧近城墙处各清理出一座高台房屋建筑基址,两座建筑南北对称,形制布局相同,南北进深均为10.8米,现揭露部分为建筑的东部,面阔两间。沿建筑台基的东侧和北侧均发现有方形磉墩,边长1.5米,间隔2.4米。在北侧建筑的北部,同时期的灰坑中清理出迦陵嫔伽、灰陶套兽、龙纹瓦当、兽面纹瓦当等建筑构件。
 
  北宋时期门道叠压在后周时期“迎秋”门基础之上,其门道基础营造顺序是先按规划在迎秋门基础上用纯净黏土夯筑门道整体基础;然后在夯好的基础上重新挖出墩台和隔墙基槽,再用瓦片和黏土交替夯筑填平作承重基础。
 
  后周时期“迎秋”门南北面宽36米,外侧包砖,单门道,南北墩台面宽14米,门道宽约8米。
 
  本次发掘是北宋东京城遗址考古史上规模最大、发掘地层最完整的一次考古发掘,也是首次对东京城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示了顺天门主城门的规模、形制、基础建筑方法,五代至北宋时期该门址由单门道到三门道、瓮城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等,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方形瓮城遗址,填补了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史的空白,为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布局、古代都城城门形制演变、开封城市发展史、黄河泛滥史及宋代至清代陶瓷器标本断代与研究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贵考古资料。本次发掘是黄泛区考古的一次成功案例,是古今重叠型城址考古的一次有益探索。
 
(注:图片转载时略有删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7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