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现场 > 云南晋宁上西河遗址考古发掘获得重要成果

云南晋宁上西河遗址考古发掘获得重要成果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8
0
  晋宁上西河遗址为石寨山大遗址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金砂村委会上西河村西,石寨山古墓群东南。


遗址航拍

  遗址分为甲、乙和丙三区,2016年8月初,启动了遗址甲区的发掘工作,随后启动丙区的发掘工作并在年内完成。乙区的发掘工作自2016年11月初启动,2017年2月完成,共清理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鉴于2016年在该遗址发现了汉代的水井和古滇时期的房屋基址,2017年3月,在遗址乙区南边再发掘500平方米,6月,上西河遗址乙区发掘工作结束。

  此次发掘,在洪积层之下发现汉代的地层堆积和水井等遗迹。清理的水井数量达13眼,并在汉代堆积的下面,发现了石寨山文化(古滇)时期的房屋基址和灰坑、灰沟等堆积。清理的房屋基址总共有40座、灰坑470个、灰沟62条、墓葬3座。


地层剖面


3号墓葬

  汉代的水井均为圆形桶状,部分水井在边缘以石块砌筑井壁,也有个别水井以陶质井圈加固、在井圈上面加固木质井栏,井栏均以原木层层叠筑,以榫卯方式固定,在近200平方米的范围内排列有9眼水井,可见该地区水井的密度之大,在水井的底部发现有陶釜、陶罐等器物,同时还有石斧等小件器物。井的底部都直达透水层。井的深度各不相同,当是汉代的不同阶段人们取水的设施。推测附近地区当有汉代的聚落,可惜由于发掘面积有限,未能碰到其聚落。


8号水井


8号水井俯视


8号水井井栏


8号水井井栏原木层


8号水井三维模型

  在汉代堆积层的下面,发现了大量的长方形的半地穴(浅地穴)式房屋,在房屋的四边均有柱洞,在该地的时代最早的建筑基址为成排的沟槽,在沟槽中分布有比较密集的柱洞,这些柱洞的直径比较大,从这些柱洞的分布我们推测该房屋的建筑体量可能比较大。


1号房址

  在发掘区的东部,发现了一条自东北往西南走向的一条沟,推测这条沟极可能是古滇时期村落的东部边缘。在正式发掘前,我们对该地进行了局部的勘探,勘探资料表明:在该遗址的北面、东面和南面均被水域包围,这一发现也证实了勘探的结果。


遗址乙区发现的汉代的沟

  地层和各遗迹单位内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瓦片遗迹各类动植物遗存,同时还出土有石斧、石刀、铜器残件、玉石残件等各类遗存。

  上西河遗址乙区的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汉代的水井、而且在该堆积的下面还发现了时代更早的石寨山文化(滇文化)的房屋遗迹,密集分布的房屋表明:石寨山文化时期,古滇人在此建设村落从事生产和生活。这是我们在滇池东南岸冲积平原地区发现的石寨山文化的村落遗址,为寻找石寨山文化的其它聚落和古滇国的都城遗址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发现的汉代水井还是古滇时期的村落遗址,在云南都是不多见的,丰富了我们对这一地区古代文化的认识,为下一步的考古工作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房屋遗迹

  在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采用数字考古管理平台、RTK测绘、无人机航拍、多学科合作同步进行,使我们的考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国家文物局考古处组织全国部分省市考古所所长于2017年4月20日对该发掘工地进行检查,无论是考古发掘质量还是工地的管理均得到了国家局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充分肯定。


国家文物局考古处组织检查工地

  随后,根据石寨山古墓群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我们除了开展该遗址以及其它勘探区域考古材料的整理以外,还将在附近地区和晋城镇、昆阳镇等地进一步开展野外调查和勘探工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云南晋宁上西河遗址考古发掘获得重要成果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