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战史风云 > 世界战史 > 浊泽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战争的过程及历史评价

浊泽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战争的过程及历史评价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3
0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在公元前369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境)进攻魏军的作战。 史称“浊泽之战”此战,联军在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赵、韩的严重分歧,因不能协同而由胜转败,使魏国终免于分割。

    

    浊泽之战评价:

    历史典籍中,对公元前369年发生的那场浊泽之战的评价,多见于《史记·魏世家》上。

    公元前370年,魏国国君魏武侯骤然离世,悬而未决的王位继承问题终于导致了魏王之子魏罃与魏缓手足相残的宫廷惨剧。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落败的魏缓率部仓皇逃至赵国都城邯郸,竟指望一直对魏国虎视眈眈的赵成侯出兵为自己夺取王位。由此,提及对浊泽之战的评价,古往今来的学者多认为是一场“因魏缓的自私和愚蠢招致外敌侵略的战役”。

    眼见魏国内乱骤起,赵成侯自然喜不自胜,于是急忙联络韩懿侯一起联手对付魏国。在共同的战略目标面前,两人一拍即合,随即组建赵韩联军,在黄河以北集结,大举进攻魏国。身在都城安邑的魏罃闻讯,立刻派兵御敌,却因赵韩联军的实力强大而使魏军在浊泽遭遇惨败。在魏军全面溃退之际,魏都安邑被大批敌军围困,危在旦夕。

    而此时,韩懿侯和赵成侯在如何处置魏君一事上发生了分歧。赵成侯主张杀魏君以此消弭赵韩之心腹大患,韩懿侯却主张分裂魏国,不必赶尽杀绝。由于双方皆固执己见,军事同盟关系继而迅速瓦解。如此,安邑之围立解,魏罃趁势展开反击,终于反败为胜。后世对浊泽之战评价主要有两方面。首先,赵韩联军在取得战略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却因内部分歧严重,不能协同作战而惜败,令魏国免于被分割。

    而魏罃战败后,在绝境中充分运用镇静待敌、静观其变的策略,等待时机一举反扑,最终反败为胜,在保卫领土之余,也给了赵、韩两国沉重的回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浊泽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战争的过程及历史评价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