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立自己的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由于李世民长期以来忙于政事,忽略了对太子的教导,最终导致自己的儿子也成了“废太子”!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生于承乾殿,因此得名。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承乾被封为恆山王,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被封于中山。唐太宗即位以后,李承乾被封为皇太子,当时只有八岁,史称其“性聪敏”,唐太宗很喜爱他,曾经试着让他处理政务,看来还处理得不错,后来唐太宗每次出巡,就令太子监国。李承乾长大以后,开始喜欢声色,慢游无度,害怕被唐太宗发现,不敢暴露自己的行迹,每次临朝的时候,必定要大谈孝道,回到自己的宫里以后,便于群小亵狎一处。
每次有大臣想要对太子进谏,太子必定已经猜到要说什么,于是便临危正坐,引咎自责,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大臣们来不及应答,都以为太子很是贤良。李承乾患有足疾,行走艰难,当时唐太宗逐渐宠爱魏王李泰,李承乾害怕有废立之事,李泰也自负其才,因此两个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遂各树朋党,开始了一场夺嫡大战。
当时李承乾宠幸一个十余岁的歌童,李世民得知以后大怒,把这个歌童杀死。李承乾在痛心之余,开始了一系列荒唐的表现。为这个歌童举办葬礼,让大家祭拜,太子亲为流涕,托有足疾数月不上朝,还让数百东宫侍从穿起胡人的衣服,跳起胡人的舞蹈,鼓角之声,东宫之外都听得到。
当时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孔颖达等大臣对太子苦苦劝谏,太子并不采纳半句。李承乾甚至派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及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等人去刺杀李泰,没有成功。后来李承乾与与汉王李元昌(唐高祖李渊子)、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人谋反,企图起兵杀入西宫。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第五子齐王李祐在齐州造反,李承乾得知此事后对纥干承基说:“我这里距离皇宫也就二十几步远,想造反比齐王还容易。”
正好当时纥干承基也与齐王有牵连,按律当斩,于是供出了李承乾准备谋反的事情。唐太宗把李承乾关起来,召集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人商议,最后决定把李承乾废为庶人,迁到黔州,那些叛党大多被杀,东宫的官员则量才录用,总算是宽宏大量。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承乾死于寓所,唐太宗为之废朝,以国公之礼安葬。
这一段公案,我看倒是与孙权、孙和、孙霸父子三人的历史有几分相似的地方,即兄弟相争,责任在于皇帝父亲,既然立了太子,就不要再宠爱另一个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其中长孙皇后生三子:长子李承乾,第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如果立嫡不立庶,那么太子就应该只在这三个皇子之间产生。李治岁数最小,而且性格软弱,本来是没有机会立为太子的。李承乾早早被封为太子,那么李世民就不要去宠爱李泰,让他产生非分之想。
史称贞观十五年,因李泰撰写《括地志》有功,李世民给李泰的赏赐,规格已经超过了太子,还差点让李泰住进武德殿,幸亏一些正直的大臣如褚遂良、魏徵等人及时上奏,避免了李世民的一些昏庸举措,但还是致使李泰潜有夺嫡之意,勾结大臣,与太子各树朋党。李承乾事发以后,李泰的一些阴谋也暴露在李世民面前,李世民认为如果改立李泰为太子,那么太子这个位置就是可以通过阴谋诡计而得到的了,因此把李泰也关起来,立李治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承乾在事败之后,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我身为太子,还有什么可图的事情?我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应付李泰,谋求自安。”
可见李承乾的作法,实际上是李泰所逼,再深层次地探讨,应该是李世民害了他。李世民后来也很后悔,史称其欲拔刀自刺,被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人制止,最后是立了李治为太子。
但这一段公案还没有完,吴王李恪也有希望被立为太子。李恪是李世民第三子,因第二子楚王李宽早死,如果按照年齿排序,李承乾之后就该轮到李恪。李恪本人也是文武全才,李世民常说他像自己。在已立李治为太子后,李世民又想改立李恪为太子,被长孙无忌“密争之”。
因为李治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而李恪的母亲是杨妃,是隋炀帝杨广之女,因此长孙无忌为了保住李治的皇位,也为了自己的地位,先是与李世民固争,后来在唐高宗时期借房遗爱谋反之事牵连到李恪,把他杀死。不料再后来武则天的心腹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长孙无忌最后被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流放岭南,并逼迫自尽,虽说死得冤枉,可谁叫你先冤杀别人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