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来嚼铁”是谁的外号?

“来嚼铁”是谁的外号?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来嚼铁”来瑱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安史之乱时,他率领平叛大军打了很多胜仗,杀敌无数。

第一次与叛军交战,就亲手射杀了不少敌人,叛军很怕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来嚼铁”。

意思是,这家伙太厉害了,没有他啃不动的硬骨头,铁都能嚼烂!

他叫来瑱。

叛军怕他,皇帝貌似更怕他。

安史之乱尚未最后平定,皇帝就对武将产生了猜疑,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大多上了皇帝的“黑名单”。

来瑱成了皇帝第一个猜忌对象。

为了避免死于非命,他认为最好的选择,是拒绝皇帝要他回京师任职的命令。

image.png

01

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来瑱属于典型的官二代,父亲是名著西陲的四镇节度使来曜。

唐玄宗天宝初年,来瑱跟在远在安西的父亲身边,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职务,到天宝十一年的时候,他已升任左赞善大夫、殿中侍御史,伊西、北庭行军司马。

在很多朝臣眼里,来瑱是个有智谋、善决断,并且才能服众的人,至少在左拾遗张镐、萧昕看来是这样,所以,当安史之乱爆发,朝廷诏令官吏们推荐人才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来瑱。

天宝十五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四月,来瑱被任命为颍川太守、招讨使。

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中枢、资源丰富,豫州八郡之一的颍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战国以来,很多重大战役都发生在颍川,所以,那地方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太守,不然就不可能“守”好。

但是很不巧,任命刚下达,来瑱的母亲就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家守丧。

然而军情紧急,朝廷亟需人才,经唐玄宗女婿、太常卿张垍再次推荐,朝廷给来瑱下令,你别守丧了,赶快回来上班,来瑱只得停止守丧,被任命为汝南太守。

不过,来瑱正要出发,又接到改任他任颍川太守的命令,因为叛军开始攻打颍川了。

来瑱不敢怠慢,星夜兼程赶往颍川,刚刚赶到,叛军就到了城下,来瑱举箭就射,一箭一个,箭无虚发,死在他箭下的叛军,不计其数。

初次交手,叛军损失惨重,看来要过这一关,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干掉来瑱,要么招降他。

想干掉来瑱,谈何容易,叛军决定采用第二招,派投降叛军的毕思琛去招降。

投降安禄山之前,毕思琛已官至大将军,而且还是来瑱父亲来曜之前的部将,安禄山派他来招降,是想打感情牌。

毕思琛的表演,也是相当地卖力,来到城下跪拜,哭祭老上司来曜——来瑱啊来瑱,我都这样了,你还不动心么?

这场面,一点也没影响来瑱对叛军的“屠杀”。

《资治通鉴》是这样描述这场战斗的:贼屡攻之,(来)瑱前后破敌甚众。

他那个“来嚼铁”的外号,就来自于这场战斗。

02

颍川之战结束后,来瑱因功加任银青光禄大夫、代理御史中丞、颍川防御使,河南、淮南游弈逐要招讨使,河南节度使。

到朝廷收复长安和洛阳时,来瑱又因功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御史大夫,封爵颖国公,而且其余官职如故。

到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来瑱在鲁山打败史思明余部时,他还先后担任过殿中监、代理陕州刺史,陕、虢、华等州节度使,兼任潼关防御、团练、镇守使,以及襄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山南东道十州节度、观察、处置使。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罗列他担任过的职务,只是想说明他在平叛过程中做了多大贡献,因为每一个职务的变化,都是他能力的体现。

然而,也正因为此,他才成了被皇帝猜忌的第一人。

image.png

安史之乱是手握重兵的武将搞出来的,一想到这个,唐肃宗就不寒而栗。

若不想个办法,难保今后不会出现第二个,甚至更多个安禄山!

当然了,这些将领劳苦功高,对待他们,既不能随便杀,又不能随便撤,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弄到京师任职,“看管”起来,不给他们“出轨”的机会。

来瑱虽然生性粗豪,但并不傻,我呆在襄州多自在多安全呀,哪个瓜娃子才稀罕到京师做官!

当然了,这话不能由他来说,他让部下给唐肃宗上表:请皇上把来大人留在襄州,我们都离不开他。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昏招,接到上表,唐肃宗对他的猜忌,反而更重。

落井下石的人,又不失时机地冒了出来,比如荆南节度使吕諲和淮西节度使王仲升。

甚至,来瑱的行军司马裴奰(bì),也来凑热闹。

裴奰落井下石的目的,则是想取代来瑱的位子,他多次上表唐肃宗,请求大老板让他去把来瑱抓了,理由竟然是“来瑱这个人有勇有谋,今后皇上您将难以节制”。

在裴奰看来,要想一举擒获来瑱,唯一的办法是搞偷袭,他愿意来做这个事情,替皇上分忧。

对于一个将领来说,有勇有谋,难道不是好事吗?可在居心叵测者眼里,这竟然成了罪行。

唐肃宗,深以为然,秘密下令任命裴奰担任襄州、邓州等州防御使,取代来瑱。

那时的唐肃宗,已经下了除掉来瑱的决心,只可惜没来得及完成这个心愿,就于上元三年(762年)四月挂掉了。

03

唐肃宗挂掉后,太子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

老子未能完成的心愿,儿子替他来完成。

登上皇帝宝座刚一个月,唐代宗就决定试探一下,看来瑱听不听话。

来瑱果然上当了,听说大老板调他担任淮西节度使,便想使缓兵之计:淮西那旮旯没粮食,等麦收后再去。

然后他故伎重演,暗示部下上表挽留他。

这下可以确定了:这小子确实连皇上的话都不听了。

什么样的人才不听皇上的话呢?有异心的人!

这样的人,只能是死路一条!

image.png

公元762年六月,为了不打草惊蛇,唐代宗任命来瑱为襄州节度使、奉义军渭北兵马使,一方面却秘密下诏,令裴奰替他去收拾这个“叛逆”。

六月二十一日,裴奰率军开到,来瑱假装不知,问他带军队来干啥,裴奰说你不接受朝廷的命令,我来讨伐你!

来瑱说,胡说八道,皇上已正式任命我为襄州节度使,让我镇守襄州,我正是因为很听皇上的话,才继续留在襄州的!

来瑱说完,还把唐代宗给他的敕令给裴奰看。

裴奰无话可说,他的部下们却说敕令是假的,大老远来讨伐叛逆,怎能空手而归。

部下们也不等上司下令,竟擅自争相朝来瑱射箭,幸亏来瑱跑得快,跑到大旗下面,离对方远了,箭射不到了。

对方的举动,激怒了来瑱的副将薛南阳,他让来瑱坚守不动,然后率三百骑兵,偷偷绕到对方背后,突然杀出,来瑱也见机行事,前后夹击,裴奰带来的军队,被杀得仅剩他一人。

来瑱率军追击只身逃跑的裴奰,追到后押送到京师。

唐代宗自然不会承认是他派去的,只能让裴奰当替罪羊,把他流放到费州,然后杀人灭口,赐死在蓝田驿站。

尽管让大老板吃了个哑巴亏,来瑱还是觉得,不能跟大老板的关系搞得太僵,不然今后无法收场。

经过慎重考虑,来瑱决定赴京请罪,唐代宗也只好就坡下驴,表示既往不咎,还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观察使。

04

来瑱貌似逃过一劫,还有点因祸得福的味道,没想到,这只是更大的暴风雨来临前的暂时平静。

被唐代宗放过的来瑱,没多久却被一个宦官盯上了。

image.png

这个宦官名叫程元振,唐朝著名的权宦,时为骠骑大将军。

实际上,来瑱早就被他“盯”上了。

早在来瑱担任襄州节度使的时候,程元振就想笼络他,遭到来瑱拒绝,程元振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当然,最好是借刀杀人,而最好的那把刀,是大老板的。

在程元振看来,这件事很容易成功,因为来瑱已在大老板心里挂了号,现在需要做的,只是下点药——当然是烂药。

程元振自己不出面,唆使亲信王仲升出头,对来瑱进行诬陷。

王仲升系原淮西节度使,当初与叛军作战时当了俘虏,叛乱平定后被释放返朝,程元振想把他培养成亲信,便推荐他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这个亲信,果然没令程元振失望,王仲升对唐代宗说,当初他被叛军抓了活口,是来瑱与叛军合谋的结果。

唐代宗哪里听得了这话,顿时如火上浇油,下诏免除来瑱的官职和爵位,贬为播州县尉。

先贬后赐死,貌似成了唐代宗的固定套路,这一次也不例外,来瑱刚到鄠县,唐代宗就再次下诏,将他赐死。

来瑱的死,可以说是震动了全国,将领们人人自危,害怕这样的厄运,落到自己头上。

image.png

“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名将李光弼,就是个典型,当朝廷召他入朝,他害怕被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整死,竟不敢去长安见驾,最后忧郁而死!

而另一个名将,同样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功勋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的仆固怀恩,则因受到猜忌被逼而反,若非他暴死军中,定将是唐朝又一个“安史之乱”,因为他勾结而来的吐蕃兵和回纥,竟然达三十多万!

……

好在,真相虽然迟到,但没有缺席。

唐代宗最终弄明白来瑱是受了程元振的诬陷,为他平反,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和爵位。

再后来,陷害忠良的程元振罪有应得地遭到流放,最终被仇人杀死。

伴君如伴虎,今天不死明天死。

解决办法也有,向郭子仪看齐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来嚼铁”是谁的外号?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