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学习 > 历史试题 >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咱们来了解一下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吧!多练习吧!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

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

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

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增强了民族意识B.__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共和政体D.实现了民族独立

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__,__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9、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九二共识”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连战“和平之旅”演讲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10、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时代》周刊如此介绍周恩来说明

A.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B.《时代》周刊的文章都是不负责任的

C.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D.美国“冷战”的重心在亚洲

11、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参加某次会议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__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重庆谈判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联合国大会

12、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

13、右图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相同点在于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14、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15、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梭伦改革彻底化解了社会矛盾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1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时,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解决这一困难的措施是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开始实施万民法

C.进一步完善公民法D.自然法取代公民法

17、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保守势力B.摒弃了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总统D.有利于巩固共和制

19、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B.联邦制C.代议制D.三权分立

20、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保守党)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B.国王的态度C.议会的信任程度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21、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2、“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光荣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23、《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B.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C.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

24、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马克思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建立工农联盟并肩战斗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国家

25、十月革命时期的《真理报》副主编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俄国退出世界大战B.发动七月革命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建立苏维埃政府

26、“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B.七月流血事件C.苏联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

27、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28、1988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高速发展B.继续追随美国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试图称霸世界

29、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B.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30、“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

31、(14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__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材料三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材料一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6分)

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民主政治体制有什么“创新”?试结合材料四说明这一创新的重大意义。(4分)

⑶据材料三、一说明,德国的政治体制与英国有何不同特点?(4分)

32、(12分)2012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阅读材料,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二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三(上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4分)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5BBDCC6----10ADDAA11----15CBBDD

16----20BADBC21----25DABBC26---30ABCB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

31、(14分)

⑴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4分)

特点:渐进改革。(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极少大起大落等)(2分)

⑵美国开创民主共和制。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是借鉴美国政治体制。(4分)

⑶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2分)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2分)

32、(12分)

⑴目的: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4分)

⑵目的: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抗衡美国,提高国际影响力。(4分)

⑶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削弱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4分)

33、(12分)

⑴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维护公民的利益。(2分)借鉴: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应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一点即可)。(2分)

⑵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4分)

⑶存在问题: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任答两点得4分)

高一历史答题技巧

一、层次到位。

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每个历史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须要按因果关系进行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我们应该找准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依据线索,整理出第一层次的若干方面,这些方面有几个,就应用几个并列自然段去阐述。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部,只需要将知识要点化就行了,不必再细化第三、第四层次为更多的自然段了。

二、语言到位。

例如说鸦片战争就是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所以,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历史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

三、书写到位。

要求用楷体或行楷体书写文字,不要用草体书写,一笔一划、减少连笔、工整清晰,自然爽心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用0.5mm黑色签字笔,因此平时做题训练尽量靠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太低的蓝黑墨水、蓝黑色圆珠笔也少用;历史客观题目前都采用涂卡答题,我们在训练中应选用合格的2B铅笔涂卡,这样能很好地掌握这种铅笔的特性,以免上考场出现折断铅笔芯,涂得太轻、太重等不利现象;考试书写中千万不能出现错误字,否则会大煞风景,影响阅卷者对你的印象。

四、格式到位。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作答中来。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高中历史拿高分的技巧

1、不建议死记硬背。

大家都知道文科的科目基本都是需要背的,但是有的同学即使是背下来也不太理解,导致考试的时候答不上,所以我们在背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理解记忆,分析里面所讲的内容,把各个部分的知识框架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更加的历史题目中做讲的问题。

2、不可以本末倒置。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要只是把历史学好,如果你的其他科目不好,那么你在高考中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学习历史其实是需要过程的,不要急于一时,没有任何科目是速成的,我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一定要把主科成绩打好基础。

3、学会观察书本上的图片。

高中的历史书上的每个内容都是很重要的,很多的同学认为老师让背的才是重点,其实历史的整本书都是重点,历史教材当中是有很多的图片的,我们一定要去观察图片,在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图片给你的时候,你就知道它讲的是哪课的内容,这样非常有利于我们答题。

高中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高中历史知识都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有规律的编写的,把高中的历史知识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整理一个知识框架,每次针对模块进行复习,慢慢积累,循序渐进,把模块的内容都背完了,再根据高考考纲整理考试知识点。

有些历史年份和事件比较难记,可以通过看小故事、图片等方式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还能记住知识点。

不要把笔记整理在笔记本上,要直接整理在课本上相应的位置,复习的时候便于查找还不会丢。

记笔记的时候不要太复杂,尽量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抓住关键内容,比如历史意义之类的,记住重点词汇,考试的时候围绕重点词汇去扩展。

平时可以看一些课外的历史故事书籍,结合历史故事掌握历史走向,通过历史故事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发生的重要事件。

制定学习计划,对每个阶段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进行规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盲目复习只会浪费时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