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战史风云 > 中国战史 > 崇祯治乱算不算无用之功

崇祯治乱算不算无用之功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因霍维华之药而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即崇祯帝,年号崇祯。崇祯即位后,锐意铲除阉党改革朝政。

面对着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崇祯帝殷切地寻求治国良方,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与前两朝相比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朱由检一生操劳,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继日的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天天生活在操劳、恐惧、痛苦、烦躁与焦虑之中。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竟遭辅臣的批评,崇祯帝连忙自我检讨。

天启七年十一月(1627年),崇祯帝在铲除魏忠贤的羽翼崔呈秀之后,再将其贬至凤阳去守陵。途至直隶阜城,魏忠贤得知大势已去,途中与党羽李朝钦一起自缢,崇祯帝将其首级悬于河间老家。此后他下令停建生祠,逼奉圣夫人客氏移居宫外,最后押到浣衣局处死。崔呈秀自尽,其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发配、或终身禁。

与此同时,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但江南在崇祯十三年遭大水,十四年有旱蝗并灾,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地方社会处在了十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同时崇祯帝举棋不定导致局势愈加糜烂。为剿流寇,他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

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皆功亏一篑。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后往河南聚众发展。

同时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

加上崇祯帝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春明梦余录》记述:“崇祯二年十一月,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住提督九门及皇城门,以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中后金反间计,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

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崇祯帝的滥杀也日趋严重,总督中被诛者七人,巡抚被戮者十一人。崇祯帝亦知不能两面作战,私底下同意议和。但明朝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因此崇祯帝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

他暗中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一旁的卢象升立即告诉皇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崇祯帝只能辩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明朝末年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锦州失守,洪承畴降清,崇祯又想和满清议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因泄漏议和之事被处死,与清兵最后议和的机会也破灭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崇祯帝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在陈演、光时亨等反对之下未能下决心迁都南京。

同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明朝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崇祯治乱算不算无用之功

微信扫码分享